| 名称 | 重庆三峡学院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
| 软科(综合) | 399 | 568 |
| 校友会(综合) | 384 | 452 |
| 武书连 | 562 | 69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1 | 58788 | 44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4 | 20735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63 | 57661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15 | 13623 | 41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3 | 75318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0 | 147230 | 180 |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 | 407 | 92141 | 348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06 | 92835 | 348 |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406 | 92835 | 348 | |
| 2021 | 应用型本科 | 本科二批 | 349 | 133796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6 | 21686 | 413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6 | 59275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71 | 26669 | 413 |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 | 468 | 27836 | 413 |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462 | 30049 | 413 | |
| 2021 | 应用型本科 | 本科二批 | 423 | 46260 | 413 |
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坐落于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代码10643)。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被重庆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历经60余年发展,学校成为重庆市首所倡导“绿色教育理念”、力推“绿色教育产教融合”的本科高校。现已形成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理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是全国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成员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重庆市高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校。
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设有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种困难补助。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入学前需在已经开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校还设有勤工助学中心,常年在校内设有固定勤工助学岗位,并采取多种措施在校外广泛拓展临时勤工助学岗位。
普通教育生招生工作: (023)58102264、 58106645
成人教育招生工作:(023)58102347
就业咨询电话:(023)58102054、58102342
邮编: 404100
学校网址: http://www.sanxiau.edu.cn
招办E-mail: zsb@sanxiau.edu.cn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沿边境、邻首府、近机场、连东盟、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陆路门户、“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崇左市。学校于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广西新一轮硕士学位B类立项建设单位。
【文化传承】学校的前身为1939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崇善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广西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12月,原“南宁地区第二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组成新的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办学82年来,学校坚持扎根祖国南疆,凝练了“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确立了“进德修业、崇学善成”的校训,凸显出“师范性、民族性、边疆性”办学特色,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