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2 | 56 |
| 高职排名 | 8 | 4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3 | 139574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专科批 | 428 | 143018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63 | 54918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专科批 | 456 | 59013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5 | 197386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15 | 96216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0 | 204282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69 | 130241 | 200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84年,是民政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普通高等院校,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湖南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在我校召开,在全国开创了省大运会由高职院校承办的先河。
校园优美基础设施齐备。学校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1217亩,是一座生态校园、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校园内山水楼亭错落有致,湖光山色、绿树成荫,人文校园与绿色校园和谐统一。学校有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258个、校外实训基地334个,有省标准化大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校拥有第二代最新数字千兆校园网,有线和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教室、图书信息中心、寝室,无论你在学校哪个角落都可以享受云计算网络空间带来的学习和生活便利。图书信息中心把传统的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有机融合,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可让你分享到全世界的网络图书资源。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每个学生的智慧和潜能都被充分激发,每个学生都能脱颖而出,创新成果能迅速让所有人分享,这是学校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跨越,是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的完美结合。
招生咨询电话:0731-82763288
招生邮箱:mzxyzsb@126.com
传 真:0731-85572744
学生处:0731-82823966 财务处:0731-82804028 保卫处:0731-82625110
地址:长沙市香樟路22号
邮 编:410004
由于民政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学校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及时设置、更新专业、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历届毕业生的优异表现赢得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三年来,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5%以上,我校毕业生就业率比同类院校高出十多个百分点,其中一些特色专业实现100%就业,学校为每个毕业生提供两个以上择业机会,毕业生供不应求。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由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市属国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始建于1963年,曾先后使用过“石家庄专员公署商业职业学校”“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石家庄地区商业学校”等名称。1985年恢复“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名称。1993年,学校更名为“石家庄市财经学校”。1999年,原石家庄市财经学校、第一商业学校、第二商业学校和财贸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新的石家庄市财经学校。2002年升格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2004年石家庄市纺织技工学校并入学院。
咨询电话:(0311)87625150 87625151 87625156
咨询QQ群:30520230
网 址: http://www.sjziei.com
地址:石家庄市藁城区天祥大街81号
邮编:052160
近几年我院就业情况一直很好,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上,就业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面对疫情形势下毕业生不能返校、企业不能进校的现实情况,我院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落实中央“六稳六保”要求的“第一民生工程”,举全校之力,努力把疫情对就业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了“领导主抓、中心统筹、系(部)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和就业工作专班,全面总结和部署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二是“线上+线下”,打好就业“组合拳”。
在线下,举办秋季大型人才交流会;针对各系(部)专业特点,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专场招聘会,充分满足学生的求职择业需求。
在线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并以讲座、座谈交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解读。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政策性岗位就业。同时利用学院就业信息化平台,举办线上小型招聘会,精准推送就业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