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中央民族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
|---|---|---|
| 软科(综合) | - | 107 |
| 校友会(综合) | 85 | 85 |
| 武书连 | 190 | 135 |
| US排名 | - | 1095 |
| 软科(民族) | 1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2 | 5111 | 400 | 历史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0 | 5343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18 | 5597 | 400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17 | 5719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600 | 8015 | 400 | 物/化/生(3选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2 | 18911 | 400 | 物理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16 | 10528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610 | 1260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608 | 1330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602 | 1558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93 | 1931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17 | 183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17 | 183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612 | 2347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7 | 2198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1 | 2482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4 | 28228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3 | 28749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2 | 2925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8 | 31351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7 | 3188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72 | 2925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58 | 3660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护理学 | 本科批 | 554 | 3871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7 | 6130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中央民族大学座落在名园荟萃,学府林立的北京西郊,是一所以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国家重点大学。
建校后,学校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二阶段:1952年至1966年5月,学校开始正规化办学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文科高等学校。 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北京大学东语系的民族语文专业相继并入中央民族学院,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族语言学家到校工作,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和骨干,校址也从国子监迁到了西郊白石桥附近。同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之后陆续建立了民语系、历史系、政治系、艺术系、汉语系、研究部、预科部等教学科研单位。中央民委参事室也并到中央民族学院。
| 就业概况 |
学校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中心,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和手段保障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建立就业信息网、职业规划测评系统、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和用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等信息平台,实现了就业工作信息化。
良好独特的育人环境和对素质教育的一贯重视,使学校得以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合格的建设人才。我校毕业生分布在各行各业,无论是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我校学生的身影。学校迄今为止已有近百人相继走上省、市、自治区以上领导岗位,近千人走上地市级领导岗位,近万人担任了县以上各级领导职务,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除传统的人文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具有优势外,学校的理工类学科就业形势亦呈现良好趋势,像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等专业就业率都在95%以上,深得各用人单位好评。
| 餐饮服务部 |
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学生第2、3(清真餐厅)、4食堂、教工餐厅、风味餐厅的管理服务。
餐饮服务部负责对全校餐饮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拥有相当雄厚的资产,具有相关等级职称的行业人士。自建校50多年来,在为全校各族师生员工餐饮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饮食文化角度上说:无论是各类菜系、南北佳肴、还是家常名吃、地方风味都熟知一二,无不通晓,在制作工艺上对烹、炸、烤、烙、蒸、煮、炖也是样样拿手、件件精通,特别是在民族饮食的提供上,更是得天独厚,胜高一筹。
![]() |
| 美食节作品 |
![]() |
| 校园美食文化节 |
![]() |
| 好好尝尝 |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学校位列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2中国大学排名第85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1.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1.0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78.05万册,电子图书100.6万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200余人。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办学百余年来,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国内外院士、著名专家学者、高级党政领导、大型企业掌门人等。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直稳居湖北省前列,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工作的比例超过了77%。本科生升学率(含出国)超过33%,其中在“985”“211”“双一流建设”及本校读研的人数超过了升学总人数的89%。每年有近四成的毕业生在世界、中国或民营企业500强中任职。在武书连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中,我校排名全省第七,省属高校第一。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