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 性质: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坐落于青龙湖畔的丰台校区于2021年9月正式启用,具有中式经典、山水校园风貌特点,彻底提升了“大文化”与“小空间”的匹配度,为中央民族大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起点。
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学校源于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02年,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加快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步伐;2017年顺利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现任校党委书记张京泽、校长郭广生。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非常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7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1993年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时,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2001年6月,朱镕基同志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同年,胡锦涛、李岚清等领导同志亲自审批了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央民族大学的请示》。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学校工作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70年的发展建设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成为践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学校建校之初,一批学界名流,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翁独健、吴泽霖、冯家昇、杨成志、林耀华、傅乐焕、于道泉、闻宥、马学良、王锺翰等到校任教,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奠基人。现有教职工总数为1945人,其中专任教师115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69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2%。他们当中有戴庆厦、牟钟鉴、胡振华、刘秉江、马跃、糜若如、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班班多杰等知名专家学者,还有不断涌现的诸多中青年新秀,已渐成学界翘楚。另外,学校每年都聘有一批外籍专家任教。学校目前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1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1人,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10个。学校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等30所世界顶级和一流大学,每年都有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
学校现有1个学部、23个学院,有覆盖11个学科门类的67个本科专业、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6个、省部级交叉重点学科4个,其中城市民族学、民族艺术学、质谱成像与代谢组学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1个四部委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4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设立或委托建设的科研平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学校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390人,其中本科生12075人、少数民族预科生184人、硕士研究生5938人、博士研究生1193人;本预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将近50%。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和“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学校,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50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2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其中有知名专家学者近千名,少数民族省部级领导干部近百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近千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万余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表率的摇篮。
学校现占地面积为38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余万平方米。新校区位于北京丰台区青龙湖畔,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2021年9月第一批近5000名学生正式入住。学校拥有各类图书和电子图书500万余册,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图书文献资料藏量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出版社是全国民族学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期刊社编辑出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教育研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多本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刊物。民族博物馆藏有5万余件珍贵的民族文物,已经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教学实践基地。
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管理强校和开放办校五大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启学校发展新征程、开创学校事业新局面。(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9月30日)
我校对享受加分、降分政策的考生,按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的规定加分、降分进档,按教育部(2005)2号文件规定,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加分、降分的最大分值不超过20分。在教育部规定的项目之外的加分项目不予承认。
我校提档和录取专业时均承认各省级招办对考生的政策加分(不得超过20分)。即考生的加分是真实有效的,录取专业时也不会被扣除。
| 我校录取批次的安排 |
★ 一般情况下:艺术类招生计划安排在提前批,其它计划安排在重点第一批;
★ 部分省市个别专业在提前批次录取,请考生关注各省招生计划的公布。
| 2017年招生基本情况及特点: |
1.2017年我校共有64个(类)文/理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830人。
2.招生专业广。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集文、史、哲、经、管、法、理、工、艺、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招生专业广,专业口径宽。
3.学校在平行投档省份按测算情况进行调档,进入调档线的考生如服从专业调剂、体检不受限则不退档;在非平行投档省份调档比例为120%,对于调档线内的少数民族预退档考生,学校酌情使用预留计划顺延录取。
4.不设专业级差,考生填报志愿时压力更小。录取时,按照考生投档总分高低排队,根据其专业志愿填报顺序择优录取,不设专业级差,考生不用担心因专业排序不当而失分。
5.部分院系按照专业大类招生,如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环境科学类等。学生入学后实行宽口径培养模式,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基础课学习,学生将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入学成绩、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入不同的专业培养。
6.自2005年开始实行的转专业政策将继续执行,入学半年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根据学校教务处相关政策在全校各本科专业(类)之间申请转专业,民语类、艺体类专业及预科学生除外。
| 2017年录取基本原则 |
1.我校对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的录取原则: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提档和录取专业时均承认各省级招办对少数民族考生的政策加分(但不得超过教育部规定的20分)。
除个别西部省份外,各专业下达的招生计划不确定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的比例,录取时以分数为主要依据。
2.对享有加/降分政策考生的录取原则:我校在提档和录取时均承认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的加/降分。
3.对二志愿考生的录取原则:我校未预留二志愿招生计划,在一志愿未满的情况下录取非一志愿考生。
4.我校各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
5.录取时对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
办学特点
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她在拥有雄厚的人文社会学科实力和出类拔萃的少数民族艺术学科的同时,也有物理、化学、数学等领域的众多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学校积极发展民族经济、管理、法律、教育、生物、制药、环境、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外语、对外汉语、新闻传播、少数民族艺术等方面的学科和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医并举的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在此基础上,国家“211工程”、“985工程”提供的强劲动力使中央民族大学在上述学科的建设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6个“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一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为全国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教等方面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搭建了研究平台,并为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完备的条件。
|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
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艺术类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管理,规范招生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有关条款和教育部《2009年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专业招生办法》等文件的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中央民族大学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第三条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第四条 学校教育部代码:10052
第五条 中央民族大学是公办全日制综合性国家重点大学,下设有美术、舞蹈、音乐三个艺术学院,主要培养本科、研究生等高级艺术人才。
第六条 艺术类本科各专业学制四年,文理兼招。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七条 中央民族大学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招生工作,并设立招生工作监察领导小组,负责招生监察工作。招生办公室是中央民族大学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
第八条 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招生由校招生办公室组织实施,校招生纪检监察组负责全程监督。
第三章 考试
第九条 凡报考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我校单独组织的专业考试并取得文化考试准考证,然后回生源地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注:凡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相关专业测试的,考生均须参加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报考我校。)
第四章 录取
第十条 录取由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各专业基本录取原则:要求思想品德优秀,体检合格;在考生高考投档成绩达到我校确定的文化录取线的前提下,按专业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十一条 专业综合成绩前三名者,可适当降低文化课要求(不超过20分);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加10分。以上加分政策不重复享受。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考生优先录取。
第十二条 对于专业成绩特别优秀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才(含人口较少少数民族),可酌情放宽乐理、视唱练耳及文化课要求。其条件判定及最终录取与否由学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并报国家民委、教育部。符合本条录取条件的考生使用机动计划录取,不占用正常招生计划。
第十三条 美术类各专业最终录取时,各省录取人数不能超过该专业计划人数的30%。
第十四条 高考使用民族语答卷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命题的汉语加试成绩,且成绩须达到及格以上。
第十五条 考生外语语种不限,但入学后我校只提供英语教学,请考生酌情填报。
第五章 入学待遇
第十六条 凡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在校期间享受公费医疗,品学兼优者可享受奖学金待遇。
第十七条 现役军人被录取后保留军籍,在校期间的待遇由选送单位负责供给,毕业后由选送单位安排工作。
第六章 其他
第十八条 凡专业考试中被认定作弊者,立即取消当年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资格,并报请省级招办查究。
第十九条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校组织全面复查,不合格者区别情况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高考舞弊者,无论何时,一经发现查实,立即取消学籍并退回生源地,情节恶劣者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二十条 学费标准按当年北京市物价局审批标准执行。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报名考试信息以当年艺术类招生简章为准。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由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 |
| 中央民族大学民乐乐团 |
![]() |
| 音乐会 |
![]() |
| 外教上课 |
![]() |
| 基本功 |
![]() |
| 民族舞 |
![]() |
| 美术专业考官正在判卷 |
学校录取本科新生应届与往届生一视同仁 。
| 就业概况 |
学校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中心,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和手段保障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建立就业信息网、职业规划测评系统、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和用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等信息平台,实现了就业工作信息化。
良好独特的育人环境和对素质教育的一贯重视,使学校得以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合格的建设人才。我校毕业生分布在各行各业,无论是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我校学生的身影。学校迄今为止已有近百人相继走上省、市、自治区以上领导岗位,近千人走上地市级领导岗位,近万人担任了县以上各级领导职务,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除传统的人文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具有优势外,学校的理工类学科就业形势亦呈现良好趋势,像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等专业就业率都在95%以上,深得各用人单位好评。
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为使考生在选择学校和填报志愿前对中央民族大学的专业、教学管理模式、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能比较清晰地了解和认识,为广大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以下的咨询途径,欢迎垂询。
1. 中央民族大学招生网(http://zb.muc.edu.cn)将向考生提供我校各专业介绍、招生章程、招生政策、录取规则、近几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及历年各省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等有关招生信息、并设有在线咨询。
2. 我校将根据招生进程,派出招生宣传工作人员,有选择的参加部分省市组织的招生宣传咨询活动,向考生及其家长提供面对面的咨询。
3.我校将根据招生进程,参加各省市高招办组织的网上或媒体的招生宣传咨询活动。
4.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将从现在起开设高考招生咨询热线,向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有关政策等咨询服务,热线电话为:010-68932902/68933922。
咨询会现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081
联系电话:010-68932902,68933922(传真)
服务价格:
副食:(1)低档菜:0.6元/份-1.00元/份(2)中档菜:1.50元/份-2.50元份 (3)高档菜3.00元/份-3.50元/份(4)单炒:3.50元/份-15.00元/份

中央美术学院/性质:公办中央美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双一流艺术类普通本科院校。北京有15所民办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北京网络职业

中央戏剧学院/性质:公办中央戏剧学院是一所公办双一流艺术类普通本科院校。北京有15所民办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北京网络职业学院、北京北大方正

中央音乐学院/性质:公办中央音乐学院是一所公办双一流艺术类普通本科院校。北京有15所民办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

中央民族大学/性质:公办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公办双一流民族类普通本科院校。北京有78所公办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物资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首钢工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戏

中央民族大学/性质:公办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公办双一流民族类普通本科院校。北京有15所民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汇佳职业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性质:公办中央财经大学是一所公办双一流财经类普通本科院校。北京有78所公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戏曲艺

中央美术学院/性质:公办中央美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双一流艺术类普通本科院校。北京有78所公办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华北电力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中央戏剧学院/性质:公办中央戏剧学院是一所公办双一流艺术类普通本科院校。北京有78所公办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戏曲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性质:公办中央音乐学院是一所公办双一流艺术类普通本科院校。北京有78所公办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性质:公办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公办双一流民族类普通本科院校。北京有78所公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