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广州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广东排名:102 广州排名: --
  • 更新日期: 2023-03-08 19:08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20—39366232
  • 网址: http://www.gzhu.edu.cn/
  • 学校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广州大学学校简介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主动对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和,按照内涵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办学的发展理念,聚焦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广东,强化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服务广州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使命担当,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广州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具有学科、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广州大学招生专业


学院专业名称学科门类开设时间
经济与统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2004
统计学理学2013
金融学经济学2002
会计学管理学2003
经济学经济学2014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学2018
法学院(律师学院)法学法学2002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法学1978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师范)教育学2012
教育技术学(师范)理学2002
应用心理学(师范、非师范)理学2001
小学教育(师范)教育学2015
特殊教育(师范)教育学2017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师范)教育学1999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育学2004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文学1978
历史学(师范、非师范)历史学1978
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非师范)文学1978
法语文学2013
日语文学2004
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1995
编导艺术学2013
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学2003
网络与新媒体文学2014
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工学1993
工商管理管理学2003
物流管理管理学2004
旅游学院(中法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管理学1988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管理学2002
社会学法学2017
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师范、非师范)艺术学2002
舞蹈编导艺术学2008
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师范)艺术学1996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2013
环境设计艺术学2013
产品设计艺术学2013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非师范)理学1978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2001
信息安全工学2004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师范、非师范)理学1978
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2002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学(师范)理学1978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2009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2020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地理科学(师范、非师范)理学1978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理学2013
地理信息科学理学2001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非师范)理学1978
生物制药工学2019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20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2001
机器人工程工学2017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工学2009
通信工程理学
物联网工程工学2015
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1997
软件工程工学2004
网络工程工学2003
网络空间安全工学2019
人工智能工学2020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学1991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学200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学1991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建筑学/工学学1991
城乡规划工学1999
风景园林工学201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理学2003
环境工程工学2001



广州大学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083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7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

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69个,其中理工类专业37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4个、艺术类专业8个。



广州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21人。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突出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新工科建设,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4个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以土木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与通讯工程、资源与环境、材料工程、经济与社会管理、岭南文化与艺术、师范教育等为代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软科2020年《中国好学科排名》榜单中,网络空间安全列全国第4位。



广州大学就业情况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四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66门,校级系列精品课程171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的课程200门。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8.7%。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广州大学教学建设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布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生物计算、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科研团队。2019年全校科研经费投入10.18亿元;2018、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排名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80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2019年位列全国第28位;近三年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12项、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2297项,授权专利1134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2019年SCIE/SSCI、CSSCI发文量2233篇,ESI高被引论文总量148篇。近五年,学校获得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01项。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及与风投资本对接,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的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51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46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300多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新建合作关系。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或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广州大学合作办学

学校坚持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大学已增至11所;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帕多瓦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博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近三年来,共选派资助35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


广州大学收费标准

文史、财经、管理、法学类专业学费5510元/生·学年;理工、体育、外语类专业学费6230元/生·学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6300元/生·学年;理工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专业学费6850元/生·学年;艺术类专业学费 10000元/生·学年;住宿费1000元/生·学年。

推荐内容

2022年广州大学省外艺术类录取分数统计[2023-03-06 16:33]

省市名称计划类别科类专业名称录取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安徽艺术类艺术(不分文理)广播电视编导.5甘肃艺术类艺术(不分文理)广播电视编导.67甘肃艺术类艺术(不分文理)设计学类.5广西艺术类文史广播电视编导广西艺术类文史设计学类海南艺术类综合改革舞蹈编导.75海南艺术类综合改革音乐学(器乐).5海南艺术类综合改革音乐学(声乐)河北艺术类艺术(不分科目类)舞蹈编导.75湖北艺术类艺术(不分科目类)设计学

2022年广州大学省外普通类(物理、历史)录取分数统计[2023-03-06 16:33]

省市名称计划类别科类专业名称录取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安徽普通类理工城乡规划安徽普通类理工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徽普通类理工环境科学.75安徽普通类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安徽普通类理工生物科学.6安徽普通类理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安徽普通类理工通信工程.75安徽普通类文史电子商务安徽普通类文史工商管理.33安徽普通类文史汉语言文学.25安徽普通类文史金融学.33福建普通类历史类电子商务.25福建普通

2022年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2023-03-01 14:56]

1、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良好的道德与修养、明确的法律法规意识;熟练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具有较强的系统思维与对抗思维能力、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作和组织能力;能不断接受新知识、进行自我提升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22年广州大学人工智能专业[2023-03-01 14:56]

1、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人工智能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培养掌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工程能力、专业工程师素养与职业发展潜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并能通过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

2022年广州大学网络工程专业[2023-03-01 14:56]

1、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网络工程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高等数理基础、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通信与网络的基本理论等网络工程领域基本知识,以及网络规划设计、网络安全管理、网络程序开发、网站开发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进行网络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

2022年广州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23-03-01 14:55]

1、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通晓和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规范的软件开发和组织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现代信息数据智能处理分析能力;具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工程专

2022年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3-03-01 14:55]

1、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人工智能原理及其相关算法和分析工具;具有设计、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2022年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2023-03-01 14:55]

(一)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能够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掌握工程技术基本知识和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信息技术、数据科学、经济及法律等知识,熟悉工程管理前沿理论和技术,获得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兼备,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际化视野,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全过程项目决策、策划、管理和运作的高素质创新型

2022年广州大学物流管理专业[2023-03-01 14:55]

(一)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管理、经济、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相关专业理论与方法,具有国际化视野、卓越的实践能力,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三)专业特色与影响力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2年,于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

2022年广州大学市场营销专业[2023-03-01 14:55]

(一)学制学位学制为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二)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谨遵校训“博学笃行、与时俱进”,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育人理念,适应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的要求,迎合数字经济的人才需求,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并拥有全球视野和本土关怀,系统掌握市场营销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数学和计算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