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沟通能力部分,20分: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对自己的自然情况、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特长与兴趣和身心健康情况作1分钟自述,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这部分考察学生的自然情况。老师进行简单提问,学生回答,1分钟。学生对老师给出的一篇短文进行讲述,讲述时间严格限定1分钟(该文已在室外阅读并准备了5分钟),这部分重点考察考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提炼能力和表述能力。准备5分钟,面试时间5分钟,共10分钟。
第三部分逻辑思维部分,20分:考察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知识面和思维反应速度。出三道逻辑题,学生任选其二。每题10分。除给出选择结果外,重点考察考生的分析过程和思路清晰与否。准备5分钟,面试时间5分钟,共10分钟。
第五部分工程实践部分,50分: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创新能力。考题为某一具体工程问题,考生设计解决方案。题目为式的,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得到题目后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准备10分钟,面试时间10分钟,共20分钟。
2)第二批次录取(同校区调剂)。校本部录取志愿不满的,在原报考校本部的考生中按考生所填校区内调剂志愿进行录取。深圳校区录取志愿不满的,在原报考深圳校区的考生中按考生所填校区内调剂志愿进行录取。威海校区录取志愿不满的,在原报考威海校区的考生中按考生所填校区内调剂志愿进行录取。
第二批次录取后,仍有空余指标的,根据考生在《2017年统考硕士研究生志愿表》所填跨校区调剂志愿,按总分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注:若经跨校区调剂后,校本部、深圳校区、威海校区仍有空余招生指标,由学院组织考生补充填报调剂志愿,再次录取。
1)第一批次录取。本部设计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含工业工程)、机械工程领域,分别按照考生报考的志愿,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录取。报考深圳和威海的考生,分别按照深圳机械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威海机械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排队,按总分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第四部分实验技能和模拟计算能力部分,50分:考察学生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机械制图与读图能力、装夹具的设计能力、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计算、仿真、数据处理、制图能力等。题目为式的,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得到题目后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准备10分钟,面试时间10分钟,共20分钟。
第四部分实验技能和模拟计算能力部分,40分:考察学生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机械制图与读图能力、装夹具的设计能力、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计算、仿真、数据处理、制图能力等。题目为式的,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得到题目后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准备10分钟,面试时间10分钟,共20分钟。
3)第三批次录取(跨校区调剂)。第二批次录取后,仍有空余指标的,根据考生在《2017年统考硕士研究生志愿表》所填跨校区调剂志愿,按总分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注:若经跨校区调剂后,校本部、深圳校区、威海校区仍有空余招生指标,由学院组织考生补充填报调剂志愿,再次录取。
4)第四批次录取未被前三批录取的考生,根据个人意愿分别按总分高低录取到我校与南方科技大学联合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