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黑龙江 | 中医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4 | 9742 |
542 | 11806 | |||||
530 | 14080 | |||||
中药学 | 525 | 15122 | ||||
针灸推拿学 | 519 | 16476 | ||||
中药学(该计划为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招收41个县(扶贫开发重点县、边境县)的农村籍考生,具体说明见考生必读说明。)(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B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64 | 29877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5 | 29610 | ||
中医康复学 | 464 | 29877 | ||||
药学 | 454 | 32655 | ||||
中药制药 | 453 | 32938 | ||||
康复治疗学 | 450 | 33807 | ||||
药物制剂 | 450 | |||||
应用心理学(本专业为医学心理学方向) | 450 | |||||
制药工程 | 449 | 34102 | ||||
药物分析 | 446 | 34967 |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444 | 35552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43 | 35861 | ||||
生物技术(本专业为生物技术制药方向) | 443 | |||||
医学信息工程 | 440 | 36764 | ||||
市场营销 | 440 | |||||
运动康复 | 438 | 37373 | ||||
护理学 | 411 | 45796 | ||||
康复治疗学(所属学院为佳木斯学院,授课地点在佳木斯 | 408 | 46767 | ||||
公共事业管理 | 407 | 47080 | ||||
医学检验技术(办学地点在佳木斯市) | 407 | |||||
护理学(所属学院为佳木斯学院,授课地点在佳木斯市) | 399 | 49849 | ||||
中药制药(所属学院为佳木斯学院,授课地点在佳木斯市 | 399 | |||||
医学实验技术(办学地点在佳木斯市) | 392 | 52168 | ||||
市场营销(专业为预科,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 本科二批B段 | 362 | 62224 | |||
康复治疗学(专业为预科,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 362 | |||||
应用心理学(专业为预科,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 362 | |||||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为预科,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 362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预科,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 362 | |||||
药学(专业为预科,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 362 |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预科,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 362 | |||||
针灸推拿 | 专科批 | 314 | 77234 | |||
中药学 | 314 | |||||
药品生产技术 | 314 | |||||
医学美容技术 | 313 | 77503 | ||||
康复治疗技术 | 313 | |||||
护理 | 313 | |||||
中医学(本专业含临床和美容两个专业方向,入学一年后 | 308 | 78959 | ||||
中医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9 | 3440 | ||
针灸推拿学 | 507 | 4389 | ||||
中医康复学 | 本科二批A段 | 475 | 7655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466 | 8813 | ||||
康复治疗学 | 462 | 9357 | ||||
运动康复 | 461 | 9477 | ||||
市场营销 | 460 | 9616 | ||||
护理学 | 446 | 11648 | ||||
康复治疗学(所属学院为佳木斯学院,授课地点在佳木斯市) | 443 | 12110 | ||||
护理学(所属学院为佳木斯学院,授课地点在佳木斯市) | 439 | 12746 | ||||
康复治疗技术 | 专科批 | 382 | 22791 | |||
医学美容技术 | 377 | 23772 | ||||
针灸推拿 | 377 | |||||
护理 | 376 | 23959 | ||||
中医学(本专业含临床和美容两个专业方向,入学一年后划分 | 376 |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必要的中西医学、医学美学、医学美容等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中医美容技术、美容实用技术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最终达到知识、技能和素质协调发展,能在医学美容技术领域及医学实验技术相关部门从事技术服务、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及经营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美容实用技术、美容保健技术、美容辨证调护技术、化妆品与调配技术、美容皮肤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美容中药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学制、学位授予: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针灸推拿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 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针灸推拿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 本知识,接受针灸推拿临床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针灸推拿技术与方法进行诊疗、预 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 技能;
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
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和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以及常见传 染病的防治原则;
6.了解针灸推拿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7.了解针灸推拿学术思想发展基本规律和主要学术观点;
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9.具有应用针灸推拿技术和方法防治常见病症的基本能力;
10.具有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1.具有阅读针灸推拿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2.具有初步的针灸推拿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 精神;
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 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 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针灸推拿效应与机理实验、体格检查训练、中医四诊技 能训练、经络腧穴定位训练、刺法灸法技能训练、推拿手法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能训练。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 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 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 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门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食 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食品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和 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各类食品加工基本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加工机械与 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60学时)、食品微生物学(70学时)、食品 营养学(60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40学时)、食品工程原理(70学时)、食品化 学(60学时)、食品分析(60学时)、食品工艺学(70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40学时)、食品工厂 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30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 A)(72学时)、食品微生物学(56学时)、食品营养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 (56学时)、食品工程原理(56学时)、食品化学(56学时)、食品分析(24学时)、食品工艺学(80 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56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基础)(3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4学时)、食 品微生物学(96学时)、食品营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32学时)、食品 工程原理(食品技术原理)(32学时)、食品化学(32学时)、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64学时)、食 品机械与设备(48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食品专业社会调查、食品工 艺实习、食品工艺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制药工业发展的专业工程技术人 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以及其他相关产 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 责任感、较强的产品质量意识和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和社会交流能力,能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的生 产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和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和科 技服务等工作或进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品生产制造、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 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实验技能、工艺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本科学与工程方法 训练,掌握从事药品研究与开发、制药工艺设计与放大、药品生产质量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人文科学 素养;
2.具有从事制药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和社会服务意识;
4.掌握药品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和生产质量管理(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制订与车间设计 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制药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药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5.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制药工程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制药工程问题的方案,具有解决 制药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开拓 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获取专业新知识的能力;
7.了解制药工程专业领域众多的技术标准,熟悉国家关于药品生产、药品安全、环境保护、 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应对药品生产、使用中和公共卫生中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药 物化学、制药工艺学和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现代基础化学(128学时)、分析化学(64学时)、有机化学(160学时)、物理化学 (144学时)、生物化学(48学时)、工程制图(56学时)、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化工 原理(186学时)、药理学(32学时)、药物化学(48学时)、药物分析(32学讨)、药物合成(48学 时)、制药工艺学(32学时)、制药工程学(208学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2学时)、工业药 剂学(32学时)、制药工程专业实验(160学时)。
示例二:制药工程导论(32学时)、生物化学(56学时)、生物化学实验(48学时)、药物化学 (双语)(48学时)、工业制剂学(32学时)、制药工艺学(64学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32学 时)、制药分离工程(双语)(48学时)、制药设备及工程设计(32学时)、专业实验(64学时)。
示例三:药物合成反应(48学时)、药物化学(40学时)、天然药物化学(40学时)、制药工艺 学(双语)(32学时)、制药反应工程(40学时)、制药分离技术(32学时)、制药工艺设计(40学 时)、制药专业实验(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化学实验、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 程设计、制药机械课程设计、制药设备与车间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药物合成实验、药物分析实验和制药工程专业 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14 地质类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及传统康复方法学的理论及治疗技术,具备运用运动疗法技术、传统康复方法等能处理临床常见功能障碍的能力,在运动队、体育科研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各级医院康复科、大专院校及社医卫生服务中心等,从事运动防护、各种运动创伤及临床常见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评估、康复治疗以及康复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运动创伤学、骨骼肌肉康复学、肌动学、运动医学基础、物理治疗学、康复评定学、传统康复方法学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硕、博士招生及培养情况:具有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 年开始)2014年获得中医康复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物分析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医药行业从事药物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物质量分析与评价、药物质量控制、临床用药检测等方面工作的药物分析学科的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医药数理统计、物理化学、药理学、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临床药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硕博士招生及培养情况:2003年获得药物分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应用心理学/专业代码:0711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2年在新疆、湖南、河北、四川、黑龙江、天津、江西、山东、甘肃、贵州、湖北、广西、吉林、河南等14个省市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
生物技术/专业代码:0710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2年在黑龙江、安徽、重庆、宁夏、贵州、内蒙古、河南、湖南、广西、甘肃、陕西、江苏、山东、天津、浙江等15个省市开设生物技术专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根据软科排名(哈尔滨市高校)、校友会排名(哈尔滨市高校)、高职排名(哈尔滨市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校友会综合类排名第167位,武书连排名第278位,软科医药类排名第27位,排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前面的哈尔滨市大学院校
2021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学费:1.中医学专业学费:50002.中医学(五年)专业学费:50003.中医学(儿科)(5+3一体化)专业学费:50004.中医康复学专业学费:50005.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费:60006.中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专业有: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临床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药学、中药学等专业。药物化学不区分研究方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药学院专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研究生专业有:中医心理学等专业。中医心理学不区分研究方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人文与管理学院专业:9(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专业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康复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技术、护理学、护理、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专业。中医内科学不区分研究方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第二临床医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专业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医学技术、护理学、护理、中医五官科学等专业。中医内科学不区分研究方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专业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理学等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不区分研究方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基础医学院专业:16(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区分研究方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1(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