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黑龙江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7 | 2624 |
| 经济管理试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 | 627 | |||||
| 自动化 | 626 | 272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26 | |||||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625 | 2844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25 | |||||
| 软件工程 | 625 |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磁场与无线 | 625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624 | 2947 | ||||
| 车辆工程 | 624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24 |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624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23 | 3046 | ||||
| 土木工程 | 623 | |||||
| 生物工程 | 623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学院) | 623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622 | 3152 | ||||
| 汉语言文学 | 文科 | 568 | 982 | |||
| 英语 | 565 | 1098 | ||||
| 朝鲜语 | 563 | 1196 |
专业简介
该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传输和应用,微机测控、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虚拟仪器及传感技术等方面的技术与理论。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电子、光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多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专业。主要培养与信息检测和控制工程领域有关的信息处理、工业检测、过程控制、智能仪器及传感技术、电、光、机一体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哈工大该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谭久彬教授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主要专业课程
电路、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光学、计算机软件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自动检测、传感器、测控电路、智能仪器、电子测量原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另有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近十门选修课。
就业方向
毕业生除攻读硕士学位外,主要在国防、航天等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外资企业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智能仪器、系统测试、自动测控系统、通信系统、机、光、电一体化测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管理和营销工作。本专业的本科生一直是各个用人单位追逐的紧俏人才。
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先进 制造以及企业现代化生产管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等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 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掌握船舶性能分析、船舶结构设计、船舶建造、船舶企业生产规划与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信息化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其专业学科的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船舶静力学、船舶数字化基础、船舶阻力、船舶推进、船舶结构力学、船舶设计原理、船舶 CAD/CAM技术、现代船舶建造技术、船舶焊接技术、 船舶结构强度与规范设计、高速艇设计、船体振动基础和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山东及全国的船海工程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设计与研究、船舶建造与规划、船舶生产过程 管理与经营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专业简介
本专业创办于2007年,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中国文学和文化素养、较强的汉语运用能力、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系统的外国文学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训练基础上,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语言交流和运用能力。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
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近年来在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词学、戏曲、小说等方向,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学术成果。2013年、2014年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本专业部分教师作为学校通识教育工作小组的主持者和重要成员,参与学校通识教育的规划工作。部分教师面向全校本科生积极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类的选修课,反响良好。部分教师长期承担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专业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史、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艺理论、语言学概论等;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养,设置了演讲与口才、硬笔书法、专业英语等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小说创作、诗歌创作、名著研读、学术研究入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撰写等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能胜任国内外教育机构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可以从事各类媒体、出版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的文化教育、宣传、文字编辑等工作,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报考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汉语言文学类及其他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 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 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产品生 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 工程产品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具备生物产品制造和研发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 能力,同时根据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轻化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工程等专业方向,确 立人才培养特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数理化扎实基础以及计算机及 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
8.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分离 与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生物化学(9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48学时)、化工原理(72学 时)、发酵工程(32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分子生物学基础(32学时)、生物分离工程(32学 时)、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48学时)等。
示例二:化工原理(96学时)、生物化学(64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发酵工程(48学 时)、生物分离工程(48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生物工程设备(48学时)等。
示例三:化工原理(80学时)、生物化学(80学时)、微生物学(64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 时)、生物反应工程(40学时)、生物分离工程(40学时)、生物工艺学(40学时)、发酵设备及工厂 设计(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实 验以及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特色专业实验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
该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也是山东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设两个专业方向:
汽车方向
新能源汽车方向
该专业培养从事汽车产品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和科学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对车辆工程的人才的需求。山东省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电子技术、汽车零部件快速设计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等。该专业以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技术、汽车CAD/CAM、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电动汽车性能与仿真(新能源汽车方向)为教学内容的核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汽车构造与理论知识、出色的汽车设计能力的优秀人才,具有较强的开发和研究能力。教学环节中突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汽车现代设计及快速制造技术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及系统测试仿真结合(新能源汽车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新技术进行汽车设计、研究与开发的能力。该专业已有多名学生参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每年均有学生参与美国大学短期实习项目,以及赴台湾及韩国交流学习。
主要专业课程
汽车方向: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汽车CAD/CAM、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车身设计,以及汽车拆装实习等特色专业实习环节。
新能源汽车方向: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电动汽车驱动技术、电动汽车设计及仿真等特色专业实习环节。
毕业生适用工作领域
毕业生能胜任在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其相关企事业、科研院所从事汽车产品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1.报名条件:
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本科生需至少完成两学期学习,研究生需至少完成一学期学习;需能接受英语或韩语授课。
2.报名流程:
学生可登录对方学校主页,查询专业课程设置和开课时间,报名时应就交换期间选课、回校后课程置换及补选课等事宜征求专业所在学院负责教学工作的主管领导及老师意见,提出具体计划并征得学院同意后方可报名。有意报名的同学请下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学生出国(境)项目申请表》(附件2)、《交换期间课程学习计划》(附件3)和《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承诺书》(附件4),《家长同意书》(附件5)经院系审核完成表内签字盖章项后于2021年9月27日前交至国际合作处(主楼221室)。
附件1中报名表电子版填写完成后9月27日前发送到liuqian@hit.edu.cn
获得提名同学请于10月20日前在浦项工大在线报名系统完成报名。
网申地址:
http://international.postech.ac.kr/inbound-programs/apply-inbound-programs/
报名材料PDF需上传到网申系统。网申成功后请将完整版申请表打印并签名后于10月20日前交到主楼221室。
(一)高水平运动队认定
我校将根据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测试成绩、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及运动队各项目(位置)急需程度择优认定高水平运动员,宁缺毋滥。
篮球项目运动员根据测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测试成绩相同时按如下位置顺序确定人选:大前锋、小前锋、组织后卫、中锋、得分后卫。
高水平运动队认定名单确定后,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网站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
(二)认定的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1.测试成绩优异,并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称号之一的考生。此类考生须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的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文化课考试,填报我校志愿且成绩不低于200分,可不参加高考(必须高考报名)。此类考生认定人数不超过3人。文化课考试有关要求和流程参看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考试承办单位的相关规定。
2.测试成绩优异,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生源地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且专业服从调剂,予以录取。此类考生认定人数不超过2人。
3.测试成绩合格,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生源地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且专业服从调剂,予以录取。
凡我校认定的高水平运动队考生,须参加高考报名,并在其生源地省份规定的高水平运动队报考志愿栏指定位置第一志愿填报我校。
(三)专业录取原则
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篮球项目考生均录取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学习。
注:对于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及合并调整本科录取批次的省份,录取分数要求按教育部及生源地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规定执行。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见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网站。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汉语言文学2016一批文科56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汉语言文学2016一批文科56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汉语言文学2012一批文科558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土木工程2016一批理科62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土木工程2016一批理科62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土木工程2015一批理科61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土木工程2012一批理科573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会计学2015一批理科615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会计学2015一批理科615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船舶与海洋工程2015一批理科61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船舶与海洋工程2016一批理科620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船舶与海洋工程2015一批理科61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船舶与海洋工程2012一批理科56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20年工商管理学费:58001.2020年经济管理试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学费:5800;2020年工商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

2.各阶段工作时间表时间内容2月26日学校公布复试基本线3月1日前公布各院(系)复试方案和复试名单3月8日-9日复试报到及资格审查3月10日上午08:30-11:30全校统一笔试(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车辆工程在威海校区主楼H326教室、其他学科在校本部复试)3月10日下午-3月13日笔试评卷与面试。各学科公布复试成绩、拟录取名单、奖学金类别3月11日-3月30日进进行校内外调剂录取,各学科报送拟录取库4月1日-21日校研招办审核拟录取名单,并报送省招办6月根据教育部批复发放录取通知书

3、各院(系)根据威海校区硕士生导师招生计划审核标准,重点从导师拟招收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校硕士生培养情况以及导师承担科研项目与论著发表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核,确定本院(系)2018年通过招生计划审核的硕士生导师名单(《2018年硕士生导师招生计划审核情况汇总表》),经院(系)负责人签字后报送校研究生处。

本次考试各科目具体时间如下:时间考试种类考试代码考试时间上午英语四级考试(CET4)19∶00-11∶20下午英语六级考试(CET6)215∶00-17∶25

5、校学位分委会组织专家组对各院(系)的审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公布具有招生资格导师名单。

1、2018年7月9日前,各院系提交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申报结果。各院系没有提交招生计划申报的硕士生导师,将不具有2018年度硕士生招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