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所有推免生复试时需提交复试前1周内在县级及以上医院或曲阜师范大学校医院体检的体检表。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否则我校将取消申请人的申请资格。
一、培养和服务方式从部分专业选拔有关优秀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并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聘为编制内正式教师。在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3年,并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任教3年期满后,经考核合格,第四年到培养学校集中学习1年,按照培养学校要求完成学业,毕业时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学院公示本单位相关专业前三年平均学分绩点排名。计算平均学分绩点的课程范畴。在体育成绩及格的前提下选择以下课程模块进行计算:(1)师范类学生计算在内的课程包括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政治英语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限选课;(2)非师范类学生计算在内的课程包括政治英语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限选课。各学院如有不同于学校平均学分绩点计算要求的,需提前报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再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
(一)推荐人选条件和范围。“硕师计划”研究生推荐对象为省教育厅规定专业的201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人选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纳入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2.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前三年平均学分绩点须排在同专业前20%,报名不足的专业可扩大至30%,但需推荐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同意。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
四、其他教育部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n/tm)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推免生资格审核确认、目录查询、信息注册、报考备案、上传照片、缴费、填报志愿、接收复试和待录取等相关工作均须通过“推免服务系统”进行,推免生不再领取校验码、登记表,终推免生录取名单以“推免服务系统”备案信息为准,未经公示和备案的推免生录取名单一律无效。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批准的推免生不得再参加2019年硕士研究生的报名和考试,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推荐免试资格。“硕师计
(一)报名推荐。1.学院公示本单位相关专业前三年平均学分绩点排名。计算平均学分绩点的课程范畴。在体育成绩及格的前提下选择以下课程模块进行计算:(1)师范类学生计算在内的课程包括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政治英语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限选课;(2)非师范类学生计算在内的课程包括政治英语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限选课。各学院如有不同于学校平均学分绩点计算要求的,需提前报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再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2.学院组织符合基本条件的学生报名申请。若报名则表明学生愿到省教育厅指定的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3.学院对报名学
三、工作程序(一)报名推荐。1.学院公示本单位相关专业前三年平均学分绩点排名。计算平均学分绩点的课程范畴。在体育成绩及格的前提下选择以下课程模块进行计算:(1)师范类学生计算在内的课程包括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政治英语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限选课;(2)非师范类学生计算在内的课程包括政治英语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限选课。各学院如有不同于学校平均学分绩点计算要求的,需提前报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再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2.学院组织符合基本条件的学生报名申请。若报名则表明学生愿到省教育厅指定的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3.
9.9月17日上午9点前,学院将附件1、2等材料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子版发送到qfnuyzb@)。其他日程和提交材料要求,参照《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办法》执行。
二、推荐人选、招生名额和就业单位(一)推荐人选条件和范围。“硕师计划”研究生推荐对象为省教育厅规定专业的201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人选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纳入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2.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前三年平均学分绩点须排在同专业前20%,报名不足的专业可扩大至30%,但需推荐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
二、复试录取工作各学院需按统考考生的复试程序和《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规定复试科目进行复试,外校推荐我校的推免生还需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笔试,在此基础上,各学院确定本单位的具体复试方案,成立相关专家复试组。遴选过程应坚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落实集体议事和集体决策制度,突出能力考查,强化对考生科研创新潜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核,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