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京剧)拟招收行当如下:老生3名、小生3名、武生3名、青衣5名、花旦2名、武旦2名、刀马旦2名、老旦2名、花脸2名、武净2名、文丑2名、武丑2名,名额划分按当年报考情况适当调整。
表演(木偶)
一、考试科目:(专业总成绩:150分)
(一)初试:(成绩为合格、不合格)
1.语言:自备;
2.才艺展示(木偶、皮影、戏曲、舞蹈、声乐、器乐、武术等,可选择一项展示。表演时间不超过2分钟。)
(二)复试:(50分)
1.木偶、皮影操纵测试。(20分)
2.命题即兴表演。(30分)
(三)三试:(100分)
1.物体戏剧小品:将物体扮成角色演绎故事,不少于3分钟。(80分)
2.综合面试:根据考生情况即兴问答。(20分)
二、录取方法:
(三)三试:(200分)1.命题编讲故事(100分):抽取题目,准备十五分钟后讲述故事。2.戏曲道具运用(40分)3.文化艺术综合素质测试(笔试:60分)
录取方法:(一)复试成绩为终专业成绩。分行当,同一行当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确定专业合格名单,发放专业合格通知书。一般按招生计划数的四倍以内发放专业合格通知书。(二)专业合格的考生,在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市艺术类本科低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各行当招生计划数,分行当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三)如分行当录取后仍有计划空缺,则按专业成绩总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四)高
(2)练耳(笔试,80分)A、单声部节奏;B、小、增、减三和弦原位及转位;C、单声部旋律。A、单声部节奏;B、小、增、减三和弦原位及转位;C、单声部旋律。A、单声部节奏;B、小、增、减三和弦原位及转位;C、单声部旋律。A、单声部节奏;B、小、增、减三和弦原位及转位;C、单声部旋律。
2.自选其它形式艺术表演(一项)。(注:考试除钢琴外,不提供其它中、西乐器。)(注:考试除钢琴外,不提供其它中、西乐器。)(注:考试除钢琴外,不提供其它中、西乐器。)(注:考试除钢琴外,不提供其它中、西乐器。)
考试科目:(专业总成绩:300分)(一)初试:(成绩为合格、不合格)1.朗诵:自备诗歌、寓言、散文任一项。2.才艺展示:戏曲剧目、舞蹈、声乐、器乐、武术等,可选择一项展示。(二)复试:(100分)1.命题小品:抽取题目,准备十五分钟后表演。2.看图即兴讲述:抽取图画,即兴讲述。(三)三试:(200分)1.命题编讲故事(100分):抽取题目,准备十五分钟后讲述故事。2.戏曲道具运用
1.视唱练耳测试(20分):(1)视唱(口试)(10分):一个升降号以内的各种调式。(2)练耳(笔试)(10分):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的正确听记。
备注:(一)素描、色彩画、命题创作科目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统一考试。(二)素描科目仅限使用黑色的铅笔、炭笔、橡皮。(三)色彩画、命题创作科目仅限使用水彩、水粉、丙烯。(四)考生仅限使用简易金属三角画架,不得使用定画液,不得携带专业参考资料(如画册、图片、专业书籍等)。
备注:初、复试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统一考试。初、复试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统一考试。初、复试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统一考试。
备注:(一)考生一律穿平底鞋参加考试,不允许化妆、不允许着裙装,不允许戴美瞳,需束发,不留刘海。(二)形体展示须穿深色紧身练功服和舞蹈鞋,束发,不留刘海,不佩戴眼镜,不允许着演出服。(三)考试无伴奏。(四)进入三试的考生,应准备好深色练功服。
备注:表演(京剧)拟招收行当如下:老生3名、小生3名、武生3名、青衣5名、花旦2名、武旦2名、刀马旦2名、老旦2名、花脸2名、武净2名、文丑2名、武丑2名,名额划分按当年报考情况适当调整。表演(木偶)考试科目:(专业总成绩:150分)(一)初试:(成绩为合格、不合格)1.语言:自备;2.才艺展示(木偶、皮影、戏曲、舞蹈、声乐、器乐、武术等,可选择一项展示。表演时间不超过2分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