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年春季学期结束后,在籍学生根据国家、学校相关规定和本人兴趣申请转专业(类)。专业(类)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申请转入专业(类)同意接收即可,一般有面试考核)),近两年转专业的人数占申请人数的比例为87.9%和78.6%。
五、修读辅修学位(专业)
学校为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修读辅修学位(专业)。
每年夏季学期在籍全日制本科生,均可申请修读辅修学位(专业)。学生取得辅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在主修专业毕业时,学校为其颁发辅修专业证书;学生取得辅修学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满足主、辅修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方可获得辅修学士学位,获得的辅修学士学位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予以注明。
另外,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为布局战略新兴专业,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学校开设了智能机器人等8个新型辅修专业,实行单独开课、灵活学习,每学期仅需在主修专业外增加3~6学分。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申请修读。满足新型辅修学位(专业)培养方案要求者,由学校颁发相应的辅修证书。
六、读硕、读博信息
哈工大2021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6300余人,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1950余人,招生人数居全国工科院校的前列,为在哈工大就读本科、毕业时欲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深造机会。近年来,哈工大每年有60%左右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保送、考试、留学方式攻读研究生。学校实行本研贯通、过程分流的培养模式,即被推荐免试的学生,可根据本人学业进展情况统筹规划其第四年级的课程和硕士课程。在硕士研究生一年级时,条件符合要求的学生可进入硕博直通学习,免试攻读博士学位。
七、宿费标准
根据公寓不同,住宿标准分别为800元/年、1200元/年。
八、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哈工大现有9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5,其中,工科重点一级学科有8个,工科重点一级学科数量仅少于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排在第2名。9个一级学科分别是: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各高校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数量
| 序号 |
高校名称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 |
| 1 |
清华大学 |
21 |
| 2 |
北京大学 |
18 |
| 3 |
浙江大学 |
14 |
| 4 |
复旦大学 |
11 |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9 |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9 |
| 7 |
中国人民大学 |
8 |
| 7 |
南京大学 |
8 |
|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 7 |
西安交通大学 |
8 |
| 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8 |
| 12 |
天津大学 |
7 |
| 12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九、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
工程力学、复合材料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焊接技术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英语、俄语、车辆工程(威海校区)、船舶与海洋工程(威海校区)
十、学科
| 学科名称 | 第四轮学科评估 全国排名 |
第三轮学科评估 全国排名 |
重点学科类型 | 一流学科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A+档 | 第二 | 双一流学科 |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A+档 | 第三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双一流学科 |
| 机械工程 | A+档 | 第五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双一流学科 |
| 力学 | A档 | 第一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双一流学科 |
| 土木工程 | A档 | 第二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双一流学科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档 | 第三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双一流学科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A档 | 第四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双一流学科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A档 | 第九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A-档 | 第四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流学科群 |
| 光学工程 | A-档 | 第五 |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A-档 | 第六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流学科群 |
| 电气工程 | A-档 | 第六 | 一流学科群 | |
| 软件工程 | A-档 | 第七 |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A-档 | 第八 | ||
| 城乡规划学 | A-档 | 第八 |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A-档 | 第十 | ||
| 数学 | A-档 | |||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B+档(并列第三) | 第四 | 一流学科群 | |
| 建筑学 | B+档(并列第六) | 第六 | 一流学科群 | |
| 交通运输工程 | B+档(并列第六) | 第十 | ||
| 光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
| 电机与电器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
| 物理电子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
| 飞行器设计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
| 环境工程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专业更新时间2021年4月招生专业集群2021学费元年科类2021年选考科目所在学院大类专业包含专业方向本科学制工科试验班英才本硕博连读5500硕士博士阶段按学校有关研究生缴费规定执行理工物理英才学院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未来技术模块校本部理工专业任选四年工程力学强基计划5500理工物理航天学院工程力学工程力学四年工科试验班航天与自动化5500理工物理复合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四年物理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四年物理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四年物理空间科学与技术四年物理光电工程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年物理光电工程类光学工程方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自主招生章程自主招生录取考生入学以后是否可以转专业?

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本科招生专业更新时间2021年4月院系名称招生专业类非改革省份科类要求改革省份选科要求包含专业学费元年33模式312模式海洋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必选物理首选科目必选物理再选科目不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000机器人工程理工必选物理首选科目必选物理再选科目不限机器人工程7000船舶与海洋工程理工必选物理首选科目必选物理再选科目不限船舶与海洋工程6000土木工程理工必选物理首选科目必选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土木工程6500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工科试验班环境与生物理工物理或生物2门中选考其中一门即可首选科目必选物理再选科目在化学生物

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自主招生章程校本部和威海校区各招生专业(类)包含的具体专业方向及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考科目要求请参考招生办网站内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一览表(http://zsb..cn/article/read/64547387ca7120a12e74e1fc855707d7),如各招生专业(类)包含的专业名称发生变化,以新公布名称为准;所有招生专业(类)在江苏省选测科目要求为AA。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自主招生章程校本部和威海校区各招生专业(类)包含的具体专业方向及在浙江和上海的选考科目要求请参考哈工大本科招生办网站内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所有专业(类)在江苏省选测科目要求为AA。

2020级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入学指南入学可转专业:经学校同意,退役入学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免修军事技能训练,可直接获得学分。

1专业集群分流至专业类原则上第一学年夏季学期在籍学生在所属招生专业集群内自愿申请选择专业类招生专业集群在新生报到入学时向学生公布选择专业类的相关规定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级专业集群内学生选择专业类实施细则方案参考专业集群名称学院名称实施细则查询链接下载工科试验班航天与自动化航天学院实施细则下载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工科试验班计算机与电子通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施细则下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工科试验班智能装备机电工程学院实施细则下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科试验班资源环境与新材料化工化工与化学学院实施细则下载环境学院经济管理试

2专业类分流至专业方向第二学年夏季学期在籍学生在专业类内自愿申请选择专业方向学院在新生报到入学时向学生公布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的相关规定答案来源于202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信息

2强基计划考生录取后不得转专业类3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提前批次的俄语日语录取的考生投档成绩在生源省份我校一批次录取投档分数线以下的入学后不得转专业类答案来源于202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信息

3转专业类第一学年春季学期结束后在籍学生根据国家学校相关规定和本人兴趣申请转专业类专业类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申请转入专业类同意接收即可一般有面试考核近两年转专业的人数占申请人数的比例为879和786五修读辅修学位专业学校为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修读辅修学位专业每年夏季学期在籍全日制本科生均可申请修读辅修学位专业学生取得辅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在主修专业毕业时学校为其颁发辅修专业证书学生取得辅修学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满足主辅修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方可获得辅修学士学位获得的辅修学士学位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