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北京服装学院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
| 软科(综合) | - | 260 |
| 校友会(综合) | 268 | 273 |
| 武书连 | 484 | 36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4 | 29598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0 | 30210 | 400 | 物理/化学(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6 | 30746 | 400 | 化学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5 | 30888 | 400 | 物理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5 | 32161 | 400 | 物理/化学(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4 | 32292 | 400 | 物理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9 | 40288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7 | 6723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39 | 67389 | 336 |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424 | 72582 | 33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14 | 75815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3 | 17868 | 456 |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09 | 18765 | 456 |
北京服装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形成了以本科为主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尤其自2007年教育部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以来,学校以“质量工程”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程均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使我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艺术设计专业;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工业设计专业;北京市级精品课程两门——《服装艺术设计》和《中国服装史》;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部——《服装艺术设计》和《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男装/女装)》等;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和“服装设计与营销管理教学团队”;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服装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服爱慕服装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承担了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育部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北京市级教改立项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此外,我校教师承担国家级规划教材19部;编辑出版服装类、美术类、艺术类三大系列教材33部。其中,《服装工业制板》等一批特色教材多次印刷,被国内其它院校同类专业广泛选用。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评价一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我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就业状况呈良好态势。
(一)社会需求信息充分
我校毕业生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基础扎实,专业性强,知识面宽,富有创新意识,工作作风严谨,多年来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每年毕业生供需比均在1:3以上。
(二)地区和行业流向符合经济建设需要
★主要地区流向:北京、深圳、上海、厦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主要行业流向: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党政机关、服装、纺织、材料、三资企业等。
★代表性用人单位:纺科院、李宁体育用品、安踏、乔丹、富安娜、梦洁家纺、报喜鸟服饰、爱慕内衣、LEVI’S、KAPPA、北京铜牛、七匹狼服饰、白领服饰、雅戈尔集团、中国石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岳成会计师事务所、突破电气、光荣软件、苏拉纺织机械、英超工贸、外企服务集团、大连艺术学院等。
(三)拥有毕业生就业信息优势
我校是全国最早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高校之一,通过网络向毕业生传递的就业信息量大、质量高、速度快、实效性强。我校与全国数百家用人单位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有数百家用人单位到我校参加供需见面会或专场招聘会。
毕业生行业流向为企业、公司、机关、事业单位、自由职业、创业,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升学和出国。
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北京占74.3%,上海、天津占4.02%,广东、福建占6.34%,江浙地区占3.13%,华中地区占4.70%,东北地区占2.64%,其他地区占4.87%。
五、国家助学金
北京市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以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生活费为目的。分为两等:一等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月320元,二等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月16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我校的资助面按照全校学生总数的9%的比例安排。
六、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由北京银行面向普通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发放的用于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费、生活费并由国家财政给予贴息的人民币信誉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每学年申请一次,最高金额为每年6000元。执行《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
七、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由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一定报酬的助学活动。勤工助学优先安排贫困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受法律保护。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和履行相应的义务。按《北京服装学院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执行。
八、校内无息借款
校内无息借款是帮助经济确有困难的本、专科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学习费用,而由学校向学生提供的无息借款。校内无息借款由学生处负责(各院、系具体审核)借款的发放、减免和回收等全部管理工作。
九、减免学杂费
减免学杂费是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几年来,我校对部分确因经济条件所限交纳学费有困难的学生,实施学费减免政策,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
十、饮用水、洗澡、电话补助
此项政策是由北京市财政负担的,对北京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实施饮用水、洗澡、电话补助政策。补助比例为我校学生总数的10%,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饮用水补助45元、洗澡补助80元、电话费补助60元。
十一、临时困难补助
临时困难补助是由国家和学校设立的专项困难补助。资助对象为入学时遇到特殊困难、家庭遭遇特殊困难、本人突患重病,或家庭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参加勤工助学取得的收入和各种补贴)低于北京地区最低生活费用每人每月290元标准的全日制在册学生。每生每次视情况给予100-1000元的补助。按《北京服装学院临时困难补助管理办法》执行。
十二、设立“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是学校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报到,顺利完成学籍注册手续所设立的助学措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以按照学校要求,提供父母单位和家庭所在地人民政府出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经“绿色通道”入学报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办理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其它资助手续后注册。
十三、其他资助
学校还积极求助于各种校外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为特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随着我校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各类经济资助将惠及更多的北服学子。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1890亩,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图书馆图书资源总量251.9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46个。学校设有20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学校是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机械、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翻译(MTI)和艺术(MFA)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学科、化学学科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位居辽宁省属高校理科为主类应用型高校第一。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全省110个一流学科考核中获评“优秀”,位列全省一流学科前20%。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在辽宁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1.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大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助学金额度为一等每人4400元,二等每人2750元。
2.国家助学贷款:具体事宜请咨询学生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
3.勤工助学:为家庭经济困难且学有余力的在籍学生提供若干勤工助学岗位,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获得一定实践经验。
4.临时困难补助:视情况按有关规定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