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较坚实的数学、力学、管理学、计算机、外 语、必要的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以及机电、土木、系统工程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掌握载运 工具运用与保障技术、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客货运输组织及调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交 通运输领域从事载运工具技术使用与管理、运输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管理和调度等工作,能在教 学、科研单位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技术、管理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 工程等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载运工具技术运用与管理、运输线网和枢纽规划与 设计、客货运输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载运工具运用与保障技术、交通运输系统规 划、客货运输组织调度等系统知识,并具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 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工作的所需的工程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 运输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运输安全质量、运输环境、职业健康和运输服务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5.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常用的一般技术分析方法或设计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 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能够参与运输生产及运营系统的设计,并具 有保障其稳定运行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运输系统或相关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 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能力,具有职业发展 学习能力;
8.了解国内外关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不少于一门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 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运筹学、机电工程学、交通运输设备及技术使用、载运工具检测与诊断技术及 其维护、运输组织学、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法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 运输企业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课程实验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部分,包括驾驶实习、生产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力学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交通运输设备及性能实验、运 输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自 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创 新意识以及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微电子、光电子、物理电子、电 子材料与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等方面从事研究、开发、制造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在电子 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物理电子器件、电路与系统等方面接受设计、制造及测 试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 能力,初步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和新技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终身学习 理念;
2.掌握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物理电子器件、电路及系统的设计方 法及测试技术;
4.具有固体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基 本实验能力;
5.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 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 方法;
6.能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具备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科 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初步具有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工程实践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
专业基础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固态电子 学物理基础(包括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内容)。
专业方向核心知识领域:
1.微电子技术基础、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
2.物理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器件;
3.电介质物理、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
4.物理电子学、电子光学、等离子体物理与技术;
5.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射频/微波电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子学基础课组(96学时)、数字电路基础课组(96学时)、计算机基础课组(96学 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量子与统计(64学时)、固体物理基础(48学时)、电动力学(48学 时)、激光原理(48学时)、物理光学(48学时)、固态电子与光电子(48学时)。
示例二:核心必修课,包括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 础(60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46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6学时)、量子力学(46学时); 专业方向核心限选课,包括固体物理(46学时)、半导体物理(46学时)、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80 学时)、电子材料(46学时)、固态电子器件(76学时)、光电子技术(46学时)、激光原理与技术 (46学时)、电介质物理(46学时)、电子元器件(54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48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64学时)、数字电路与 逻辑设计(64学时)、量子物理(64学时)、电磁场理论(32学时)、激光原理(48学时)、固体电子导 论(64学时)、物理光学(48学时)、光电子学(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半导体基础实验以及专业方向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就业前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就业前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空间科学与技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空间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就业前景,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遥感科学与技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遥感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就业前景,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就业前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民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