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复合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以下专业为民族班计划,只招少数民族考生)) | 2020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0 | 58580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455 | 62192 | ||||
复合材料与工程(须参加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少数民族语言口试,且成绩合格)(民汉双语) | 434 | 79677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2019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9 | 57767 |
复合材料与工程(民汉双语)(须参加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少数民族语言口试,成绩合格)(民族班计划,只招少数民族考生) | 420 | 80138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2018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0 | 56986 |
复合材料与工程(民族班) | 455 | 60315 | ||||
复合材料与工程(民汉双语民族班) | 423 | 85237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2017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7 | 60043 |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备复合材料设计、制备、成型加工、性能测试与表征等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够在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一线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金属固态相变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王丽雪13804638545 0451-88028576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黑龙江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57 |
四川 | 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0 |
广西 | 材料类(450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99 |
广东 | 材料类(非定向)(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8.复合材料与工程+080412.功能材料)(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1 |
江西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0 |
福建 | 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4 |
安徽 | 材料类(4500元/年;含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1 |
吉林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7 |
辽宁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7 |
山西 | 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6 |
天津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06 |
本专业培养基础厚实、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掌握新型复合材料生产原理和生产工艺,能胜任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生产企业基层管理工作和实际岗位操作,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市场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科研、教学与工程技术人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云南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贵州民族大学大学城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490 |
广西 | 材料类(4200元/年,在大学城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9 |
江西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0 |
黑龙江工程学院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学校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黑龙江省交通厅所属的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冶金部所属的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更名为黑龙江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被列为国家国防科工局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实施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百所示范校、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是全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80万平方米。校园内,工程文化韵味浓厚,建设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楼、逸夫图书馆、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工程文化博物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设施,具有泛在的移动互联网学习环境。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中外期刊600余种。《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测绘工程》、《交通科技与经济》等刊物公开发行。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24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70余人。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学校现有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艺术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动力、光学、计算机等3个国防特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其中15个专业入选国家/省“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学校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协同发展”,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与行业企业共建了龙建学院、龙建国际工程管理学院、智慧建筑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智能交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中兴通讯ICT学院、信息与智能控制学院、新道用友创新创业学院等9个行业学院;建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工业4.0智能制造教育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中心、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实训室、BIM中心、VBSE综合实训室、ARE虚拟仿真实训室、商用车联网大数据监控管理中心、大数据、物联网与GIS集成技术实验室、GE-Fanuc自动化系统实验室、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实验室等产教融合基地。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80余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共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2个。学校建有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3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达成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开展硕士学位衔接项目;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美国西伊利诺伊大学、芬兰卡雷利亚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
学校立足龙江,面向行业,辐射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上享有“工程师的摇篮”美誉,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并连续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单位”、黑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7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始终秉承“明德求真、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形成了今天的黑龙江工程学院“以国家需要为第一使命、以龙江需求为第一责任、以人民满意为第一目标”的新时代目标追求,引领学校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 17 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花溪校区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占地面积共2825亩,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5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为贵州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学校现有87个普通本科专业,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博士项目”。有专任教师1217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761人(正高175人),博士人才548人,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557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等34人。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和港澳台地区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互派、学术交流、合作办学、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等。201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现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蒙古、泰国、卢旺达、孟加拉国、尼泊尔、塔吉克斯坦、立陶宛、埃及、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等24个国家留学生 300余人。
学校先后5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3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17次被中宣部、团中央和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先后获全国“三五”“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贵州省文明单位、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贵州省优美校园、贵州省绿色大学。
建校 71年来,学校坚持立足贵州,服务民族地区,服务国家战略和特殊需求,秉承传统、彰显特色,突出区域性、民族性、应用性、综合性特点,以建成贵州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科技研发基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智库为己任,正奋力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目标迈进。
贵州民族大学体育教育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在贵州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复合材料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认知科学与技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在贵州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认知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认知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认知科学与技
贵州民族大学学前教育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在贵州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复合材料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贵州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在贵州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复合材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民族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在贵州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民族学就业前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民族学专业介绍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民族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在贵州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学就业前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学专业介绍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工作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在贵州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复合材料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在贵州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贵州民族大学金融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在贵州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贵州民族大学经济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在贵州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