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创建于1920年,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哈工大的发展始终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曾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哈工大食堂在全国高校知名,价廉物美,可品尝到全国各地不同菜系的特色佳肴。
哈尔滨工业大学饮食中心现有8栋楼宇,22个餐厅,分布于一校区、二校区、 土木楼和科学园,所有食堂已全部列入学校食堂B级标准,2008年均被授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标准化食堂餐厅,目前食堂建筑面积总计6.83万㎡,就餐面积2.39万㎡,生均就餐面积达到2.2㎡,可同时提供就餐座位1.2万余个。
为了满足不同地域师生的饮食需求,饮食中心提出了“八大菜系进餐厅”,除了让全国各地学子品味到地道的东北菜之外,特别通过引入地方特色小吃,让全国各地的地方特色菜走入餐厅,走进学生日常饮食。新疆大盘鸡满满的地域味儿;正宗川菜受到各地同学的追捧,麻辣口味冲击味蕾;地道的上海菜可以品出小资的感觉,广西米粉让人爱不释手,台湾奶茶甜甜的。
目前川、鲁、闽、粤、苏、浙、徽等多种菜系正不断丰富哈工大师生的餐桌,让远在北方冰城的工大师生随时随地都能品味到地道的家乡味儿!
在基本大伙食堂你可以在各窗口品味东北地方菜的特色,在联营档口、民族特色餐厅及特色窗口,各色地域美食能满足不同师生的多种需求。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是国家设立的旨在奖励在校生中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在各方面特别突出的的学生,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是由国家设立用于奖励资助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
国防科技奖学金
国防科技奖学金由国家设立,面向国防科技学科专业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在校学生设立。二年级及以上年级学生可申报。通过选拔的学生与学校、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签订奖学金协议书,每年可获得10000元的奖学金直至毕业。学生毕业后到协议签订单位直接就业。
人民奖学金
人民奖学金由学校设立,每学期评定一次,设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和单项奖项。获奖学生比例约为30%,奖学金金额200/学年-5000元/学年。
特殊奖学金
特殊奖学金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海内外知名人士、学术机构等在学校设立的用于奖励全面成才或某一专业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学校设有各类特殊奖学金,如优秀学生李昌奖、春晖创新成果奖、工信创新创业奖学金、曾宪梓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光华奖学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公益奖学金、三星奖学金、华为奖学金、德昌电机奖学金、苏州工业园区奖学金、长兴奖学金、中国电科十四所国睿奖学金、伊顿创新奖学金、特高压奖学金、E+H奖学金、人民网奖学金、苏州育才奖学金、王燕青奖学金、深交所奖学金、解放领航奖学金、蒋震海外研究生奖学金等,各学院还设有针对指定专业的奖学金类型。特殊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奖学金金额3000元-50000美元不等。
哈尔滨位处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西南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副省级市,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户籍总人口948.5万人。其中市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28.4万人。拥有45个少数民族,汇集多种宗教文化,是全国唯一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并存的城市。
自然地理
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5.6℃,最高月平均气温23.6℃,最低月平均气温-15.8℃,冬长夏短,有“冰城”之称。全年降水量423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无霜期天数168天。哈尔滨地处平原,耕地面积197.7万公顷,且多为富含营养成分的“黑土地”。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哈尔滨中部地区,成为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63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5种。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14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1.7万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8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
历史沿革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是“一国两朝”发祥地,即金、清两代王朝和渤海国的发祥地。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市)建都。
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成为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已达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逐步形成了电站设备、工量具、中小轴承、轻合金材料、轻型飞机和直升机、亚麻纺织等生产基地,构筑了哈尔滨基本的工业格局,奠定了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机电工业基地的地位,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揭开了哈尔滨发展的新篇章。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先后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全国首家内陆港。连续举办了27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并升级为中俄博览会、33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33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节。
近年来,哈尔滨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十强,旅游业跻身全国旅游业城市竞争力前20名,位列“中国幸福城市”第七名,全球避暑名城前20强。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大美湿地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厕所革命优秀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经济社会发展
初步测算,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8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15.8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44.5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23.5亿元,下降0.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1:22.0:66.9调整为11.9:22.1:66.0。户籍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570元,增长0.7%。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37.4亿元,增长0.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2%。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4.6亿元,增长1.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7%。
【哈尔滨新区】2020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7.1亿元,比上年增长3.5%,高于全市2.9个百分点。其中,江北一体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3亿元,增长3.8%,总量占新区64.5%;江南政策协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7亿元,增长3.1%,总量占新区35.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9亿元,增长7.0%。其中,税收收入37.1亿元,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4%。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253个,增加48个,完成投资增长22.3%。其中,开复工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1个,增加20个,完成投资增长26.6%,拉动新区投资增长15.3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全市现有科研机构78个,拥有1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3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利授权15561件,增长31.0%。其中,发明3747件,实用新型10022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429项,成交额220.4亿元,增长6.7%。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180家,增长45.3%。全市备案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5家。全年获省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98项。
【教育事业】全市现有在哈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11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科研机构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4所,普通高中102所,普通初中347所,普通小学(含农村小学网点)405所,特殊教育学校18所,幼儿园1323所。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53%。
【文化事业】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个;博物馆80个;文化馆(艺术馆)20个;公共图书馆17个,图书馆分馆137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80个;综合档案馆19个,专业档案馆3个。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20万户。哈尔滨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99319小时;哈尔滨广播电台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97433小时。电视综合覆盖率99.99%,广播综合覆盖率99.95%。
【卫生事业】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394个(包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25个,卫生院18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8.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2.6万人,注册护士3.3万人。卫生机构全年诊疗2317.4万人次。
【体育事业】全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奖牌6枚,其中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1枚。参加国内比赛获得奖牌257枚,其中金牌83枚,银牌86枚,铜牌88枚。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963人(二级603人,三级3360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2353人。全市各区、县(市)建设社会足球场77块、浇建室外公益冰场85块。
哈尔滨市花为丁香花。

哈尔滨剑桥学院财务管理是民办本科专业。哈尔滨剑桥学院财务管理在黑龙江省理科排名第11。黑龙江省开设理科财务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工业学院、绥

哈尔滨广厦学院财务管理是民办本科专业。哈尔滨广厦学院财务管理在黑龙江省理科排名第14。黑龙江省开设理科财务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金融学院、黑

哈尔滨金融学院财务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哈尔滨金融学院财务管理在黑龙江省理科排名第3。黑龙江省开设理科财务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开设理科财务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在黑龙江省理科排名第1。黑龙江省开设理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大兴安岭职业学院、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能源职

专业介绍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哈尔滨石油学院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核心课程专业模块:实用商务数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法、会计学、统计学等专业模块: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资本市场、税法、财务分析、投资学、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

哈尔滨学院财务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哈尔滨学院财务管理在黑龙江省理科排名第4。黑龙江省开设理科财务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省开设理科财务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财务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财务管理在山东省排名第10。山东省开设财务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鲁东大

哈尔滨理工大学财务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哈尔滨理工大学财务管理在黑龙江省排名第2。黑龙江省开设财务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省开设财务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哈

哈尔滨商业大学财务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哈尔滨商业大学财务管理在黑龙江省理科排名第1。黑龙江省开设理科财务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工业学院、齐齐

专业介绍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学科: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类专业名称:财务管理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