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威海市环翠技工学校
培养目标::培养农业机械使用、维修和农业机械经营人员。学生毕业后可掌握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与管理、农业机械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就业方向::从事机械装配维修及提供经营服务等工作。也可到企业从事机械装配与维修等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与电子学基础、农业机械、农机修理、农机现代化设施、农机技术推广等。
农业机械与维修-威海市环翠技工学校
培养目标培养农业机械使用、维修和农业机械经营人员。学生毕业后可掌握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与管理、农业机械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就业方向从事机械装配维修及提供经营服务等工作。也可到企业从事机械装配与维修等工作。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与电子学基础、农业机械、农机修理、农机现代化设施、农机技术推广等。
农机机械使用与维护(学制三年)计划招生80人年学费2800元-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
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农业机械从生产、销售、管理到维修越来越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术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人员。该专业涵盖了农机修理、焊接、钳工、电工等课程,使学生能综合掌握机修行业的各项技能。毕业后颁发本专业的毕业证书及技能等级证书,学制三年。
就业去向:
威海银河汽修、华东数控、东岳汽车、华泰汽车、烟台冰轮等大中型企业及各类汽车农机销售4S店。
注:本专业学生同时享受国家两年免学费补贴2500元/年和15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补贴。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机械自动化方向)-威海职业学院
专业介绍
开设于2004年,学院优势专业。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创新并实践了“任务驱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有富士康订单培养专班,设立富士康、东兴电子等奖学、助学金。建有电工技术、PLC等实验、实训室20个,华东数控、北洋电气等校外实习基地18个,实践教学设施先进、完备。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
围绕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对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机电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机电设备运行、安装调试、维护、技术改造与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基础、电机与控制技术、机电CAD、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CAD与CAM
的应用、运动控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机电:、自动化等行业,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安装与维修;机电设
备的技术改造;机电、数控设备的操作;机电企业的技术管理;机电设备的产品营销策划等。
学生荣誉奖项
山东省机电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亚龙杯”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大赛获全国三等奖;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威海职业学院
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于2002年,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单独招生试点专业,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类专业中,各项办学指标具有绝对优势,是学院的拳头专业。
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4门,开发的教学资源项目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依托学院的“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拥有校内实训室9个、实训基地3个、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3个、校外实习基地21个和创新拓展工作室3个。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生就业率达100%,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面向制造业,主要为数控设备制造、船舶制造、医疗器械等行业培养测绘设计、工艺编制和机床操作等三类核心能力,能够从事设计、工艺管理及机床操作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零件测绘与机械CAD、机械设计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产品三维造型与结构设计(Pro/E)、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技术(CAXA)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半岛制造业:,从事以机械零件测绘设计、二维绘图、三维绘图和造型设计等岗位为主的设计岗位,以生产现场管理、加工工艺编制、质量检测控制等岗位为主的工艺管理岗位,以普通车床和铣床、数控车床和铣床、加工中心操作等岗位为主的制造岗位。
学生荣誉奖项
山东省数控技术竞赛数控铣团体第一名,数控车团体第二名;
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教育部等十三部委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威海职业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设备结构原理、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和机床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从事普通机床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的程序编制、机电设备的检测与维修、普通机床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和技术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造工艺、液压与气动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CAD/CAM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自动化生产线组装与调试。
就业方向::在机电装备制造业,从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与现场实施,机械加工与检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CAD/CAM技术运用、自动化生产线维护、自动化生产线装调等岗位工作。
(九)机械工程专业(专业学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1、复试方式
笔试、综合面试。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55%+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5%,满分100分。
2、复试笔试科目
材料力学
3、综合面试内容
英语口语、专业综合知识及实践技能。
复试成绩=笔试×40%+面试×55%+外语听力测试成绩5%。
4、拟录取排名方法
按总成绩排列拟录取名次
总成绩=(初试成绩÷5)×40%+复试成绩×60%
5、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1)》(第四版),刘鸿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同等学力加试:
1.微机原理及应用2.材料力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9月25、26日推免生体检(空腹,携带身份证),体检地点:威海盛丁莲花医院。
9月28日,推免生登录中国研招网报名接收待录取通知(详情请查阅研究生处网站通知)。
咨询电话:0631-5688338
附件【研究生复试方案(2018.9推免生).doc】
威海职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威海职业学院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始建于2002年,系国家重点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示范校项目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008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 2014年与山东交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联合进行“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 2015年牵头山东省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作,2016年被批准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专业拥有一支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有系列标志性教学资源。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多年来一直锐意改革,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探索实施了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出版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教材12部,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建设了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2门,立体化资源库项目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专业拥有完备的实践教学条件,有校内实训室9个、实训基地3个、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3个、合作紧密的校外实习基地21个和创新拓展工作室3个,特别是威海天诺数控机械有限公司等3个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拥有5大类、3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产品,有利支撑了专业的人才培养。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械现代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企业的设计、生产、质量检验及管理等岗位群,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机械加工、零件制造工艺编制、产品质量检验、现场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初始就业岗位为机械制造各加工工种岗位,从事通用加工设备、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简单机械系统设计、机械零部件测绘、计算机辅助机械制造等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后升迁就业岗位为机械设计师、机械工艺师、机械制造技师、设备维修技师等岗位。根据就业地产业发展需求及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还可在相近的各加工工种、设备销售维护、技术服务等行业岗位就业、创业。
以服务于半岛制造业为宗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为数控设备制造、船舶制造、医疗器械等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掌握测绘设计(主要包括零部件测绘设计、计算机二维和三维绘图等)、工艺编制(主要包括工艺规程制订,胎具、检具、辅具,尤其是刀具、夹具等工装的设计、制作及选择使用等)和机床操作(主要包括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的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等)等三类核心能力,能够从事设计、工艺管理及机床操作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CAD、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处理与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应用、产品三维造型与结构设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加工工艺与编制、零部件自动加工技术等。
威海职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3+2)-威海职业学院
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与制造(3+2)专本连读专业是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通知”精神,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由威海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与山东交通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联合开办的,2014年9月正式面向春季高考考生招收80名学生;2015将面向夏季高考招收80名学生;威海职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单独招生试点专业,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类专业中,各项办学指标具有绝对优势,是学院的拳头专业。本专业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开发的教学资源项目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依托学院的“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拥有校内实训室9个、实训基地3个、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3个、校外实习基地21个和创新拓展工作室3个。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生就业率达100%,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o
本专业高职阶段面向山东省制造业,主要为机械工程、数控设备制造、船舶制造等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掌握机床操作(主要包括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的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等)、工艺编制和工装设计(主要包括工艺规程制订,胎具、检具、辅具,尤其是刀具、夹具等工装的设计、制作及选择使用等)两类核心能力,能够从事机床操作、工艺管理及工装设计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科阶段,主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机械工程领域的一线工程师与管理者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交通、建筑、水电、矿山等行业的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工程机械等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主干课程:o
机械制造技术、产品三维造型与设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零部件自动加工技术、典型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检测与维修、机械化施工技术、工程机械经营管理、工程机械市场营销等。
就业方向:o
三年大专毕业后:,学生可从事以机械零件测绘设计、二维绘图、三维绘图和造型设计等岗位为主的设计岗位,以生产现场管理、加工工艺编制、质量检测控制等岗位为主的工艺管理岗位,以普通车床和铣床、数控车床和铣床、加工中心操作等岗位为主的制造岗位以及设备管理与维修岗位等工作。
本科毕业后:,可在机械、交通、建筑、水电、矿山等行业的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工程机械等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