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2 | 59 | 59 | 96 | 120 |
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5 | 52 | 58 | 67 | 98 |
交通运输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6 | 38 | 45 | 58 | 8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5 | 46 | 55 | 105 | 104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5 | 51 | 60 | 61 | 90 |
资源与环境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93 | 48 | 54 | 87 | 92 |
电子信息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3 | 44 | 42 | 60 | 76 |
网络空间安全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6 | 53 | 62 | 64 | 110 |
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4 | 48 | 56 | 87 | 95 |
建筑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2 | 38 | 57 | 82 | 65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1 | 43 | 57 | 70 | 96 |
结构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4 | 47 | 56 | 62 | 97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7 | 49 | 54 | 94 | 95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9 | 50 | 60 | 88 |
土木水利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47 | 57 | 59 |
风景园林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52 | 33 | 44 | 51 | 60 |
岩土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4 | 40 | 57 | 58 | 96 |
机械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5 | 41 | 62 | 69 | 101 |
工商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5 | 52 | 58 | 78 | 125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8 | 54 | 64 | 83 | 120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45 | 50 | 57 | 88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6 | 41 | 51 | 64 | 87 |
机械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46 | 57 | 71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5 | 41 | 67 | 67 | 100 |
能源动力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4 | 38 | 41 | 59 | 81 |
工商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70 | 42 | 0 | 102 | 0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5 | 45 | 67 | 57 | 116 |
金融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79 | 63 | 67 | 110 | 139 |
材料与化工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5 | 46 | 51 | 57 | 8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52 | 57 | 81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5 | 48 | 60 | 63 | 97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0 | 47 | 60 | 92 | 109 |
工程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89 | 47 | 0 | 114 | 0 |
物流工程与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02 | 57 | 0 | 123 | 0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5 | 47 | 61 | 60 | 92 |
石家庄铁道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系当时全军重点院校;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转属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划转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2010年3月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教育部批准为共建高校;2016年被河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目前,学校设有20个学院(系、部),25个研究所。现有51个本科专业,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8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个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建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基础设施性能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5个,其中包括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行业重点实验室、7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3个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800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000余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246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446人,博士生导师116人、硕士生导师630人,在校学生3.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00余人。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以上专家称号253人。另外还聘请了120余位两院院士、知名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学校设备总值6.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00多万册,数据库规模达到38个数据库(平台),48个子库,校园网实现核心千兆、万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内涵发展、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融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80项。建有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2项。获得河北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学院1个,国家级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河北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7个,河北省级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2个,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4项,省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个。学校在2011年获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长期坚持服务国家及地方重大工程需要,瞄准科技前沿,集中力量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承担完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近年来,学校主持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900多项,科研经费超10亿元。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80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卓越研究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社会科学一等奖55项。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在教学、科研、合作培养、学生交流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学校坚持质量第一,内涵式发展,稳步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通过了教育部国际司组织的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目前有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3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学习土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MBA和汉语等专业,涵盖本、硕、博各层次。
学校秉承“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优良校风,始终坚持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基础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多年来连续保持省属骨干大学前列,曾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等荣誉称号。70余年来,学校培养了13万余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学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赞誉我校毕业生为“托起彩虹的年轻人”!
经过70余年的风雨兼程和历史积淀,石家庄铁道大学汇集军队、部委和地方院校优势于一身,形成了“慎思明辨、知行合一”的校训和“军魂永驻、校企结合、育艰苦创业人”的鲜明办学特色,在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谱写了一页页辉煌的篇章。在未来的征程上,学校将不忘初心,加快发展,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高水平大学,为“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五、复试内容主要包括资格审查、体检、专业课笔试、英语笔试(听力不用准备耳机)、综合面试及口语测试。
7、对于取得国外学历的考生,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同等学力考生除上述材料外,还需携带招生目录里各专业所要求的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7、对于取得国外学历的考生,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同等学力考生除上述材料外,还需携带招生目录里各专业所要求的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三、复试须提交材料1、政审表(附件一),由档案所在单位组织部门填写并加盖公章,无工作单位者需由人才交流中心或街道办事处填写并加盖公章。2、应届生提供大学成绩单原件,往届生提供大学成绩单复印件(在个人档案中复印并须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3、如需单位定向委培的,须交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定向委培的证明。4、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一份(A4纸,正反面)。5、非应届生须携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学校留存)。对于在网上报名时提供的学历证书编号等信息不能通过教育部学历查询系统的考生,以及在网上报名时提供的学历证书编号、学历层次、毕业年限等信息与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不符
一志愿上线考生较多的学科(领域),复试比例控制在1:1.3左右;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学科(领域),考虑到调剂考生可选择多所学校参加复试的不确定性,复试比例控制1:2左右。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优势特色学科的生源质量,在一志愿上线较多的5个学科和领域(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接收少量优秀生源调剂,每学科(领域)多不超过4名。具体条件: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3个学术型学科,优秀生源的初试成绩应高于国家线70分以上(即初试总成绩在335分以上);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2个专业学位领域,优秀生源的初试
六、复试及录取工作纪律所有参加复试及录取工作的人员都应认真、严格地执行教育部和省招办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各项规定,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遵纪守法,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复试及录取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有亲属参加复试的人员,不得参加与复试及录取有关的工作。校纪委、研究生学院受理考生申诉和投诉(纪委电话:0311-87935119,邮箱: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地点:开元楼129室;研究生学院电话:0311-87935021,邮箱: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
六、复试录取1.我校将根据当年教育部确定的相关报考学科门类的基本复试要求及各专业录取名额确定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2.考生复试时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和其它相关有效证件原件(毕业证书或学生证)参加复试;复试时我校将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全面考核考生综合素质,确定拟录取名单。3.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如获复试资格,需以笔试形式加试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工商管理硕士MBA不加试)。
五复试录取1我校将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发布复试录取办法具体的复试内容形式和要求以实际发布的通知和办法为准2我校根据当年教育部确定的相关报考学科门类的基本复试要求及各专业录取名额确定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如获复试资格需以笔试形式加试至少2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不加试4复试时我校将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综合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业务素质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5学校确定拟录取名单后根据省考试院和教育部逐级审核
石家庄铁道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资源与环境(293)、金融(379)、工程管理(189)、物流工程与管理(202)、材料与化工(275)、能源动力(284)、电子信息(283)、工商管理(170)、土木水利(273)、
石家庄铁道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3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275)、资源与环境(293)、机械工程(285)、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85)、桥梁与隧道工程(273)、工商管理(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