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南京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扬州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2020 | 理科 | -/378(本科一批) | -/352(本科一批)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2019 | 理科 | -/374(本科一批) | -/349(本科一批)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2018 | 理科 | -/367(本科一批) | -/338(本科一批)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2017 | 理科 | -/358(本科一批) | -/333(本科一批)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新疆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9 |
宁夏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3 |
青海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455 |
甘肃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20 |
云南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四川 | 种子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0 |
重庆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9 |
海南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7 |
湖南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河南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0 |
山东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4 |
安徽 | 种子科学与工程(275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5 |
浙江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7 |
辽宁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内蒙古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7 |
山西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3 |
河北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天津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17 |
北京 | 种子科学与工程(2750元)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检验、贮藏、加工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种业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和要求是什么?
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科、农学学科和种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 4.具备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种子科学与工程科技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什么?
作物学
本专业主要学习哪些课程?
遗传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植物保护通论、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种子生产学、种子检验学、种子加工与储藏、种子经营管理学等。
本专业学制几年、授予什么学位?
四年 农学学士学位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教授,校长陈发棣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农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回迁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
南京农业大学现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含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体育部等20个学院(部);68个本科专业、3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0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7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11000余人;教职员工29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47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5人,入选国家其他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140余人次,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6个。
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干部培训等各层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植物生产、动物科学类、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是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的大学之一。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14年,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金融学、会计学、草业科学等2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态学、风景园林、动物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应用化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等9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先后造就包括60位院士在内的30余万名优秀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等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2个学科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南京农业大学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03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到位科研经费60多亿元,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0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主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先进单位”。2017-2019年,连续三届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所境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保持着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交流访学”“本科双学位”“本硕双学位”等数十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设立南京农业大学密西根学院。建有“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英植物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全球健康联合研究中心”“亚洲农业研究中心”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2007年,成为教育部“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12年,获批建设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2014年,获外交部、教育部联合批准成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2012年倡议发起设立“世界农业奖”,已连续8届分别向来自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波恩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加纳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10位获奖者颁发奖项。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卫岗校区、浦口校区和白马教学科研基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图书资料收藏量235万册(部),外文期刊1万余种和中文电子图书500余万种。2014年,与Nature集团合办学术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并于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计划”领军类期刊;2018年,与Science集团合办学术期刊Plant Phenomics;2019年,与Science集团合办学术期刊BioDesign Research。
展望未来,作为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拓荒者,南京农业大学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强内涵建设,聚力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开启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崭新征程!
南京农业大学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
三好学生奖学金:一等1000元/人,二等500元/人,单项200元/人。
名人、企业奖学金:“瑞华杯 最具影响力学生”奖,10000元/人;“瑞华杯 最具影响力学生”提名奖,5000元/人;金善宝农业教育奖学金,5000元/人;先正达奖学金,5000元/人;恒天然奖学金,4000元/人;大北农励志奖学金,3000元/人;中化农业MAP奖学金,3000元/人;亚方奖学金,2000元/人;江苏山水集团奖学金,2000元/人;英才奖学金,2000元/人;克胜奖学金,2000元/人;金埔园林企业奖学金,2000元/人;营养41校友奖学金,2000元/人;温氏奖学金,2000元/人;科为博奖学金,5000元/人;北正农奖学金,5000元/人;新希望六和奖学金,2000元/人;诺倍威奖学金,10000元/人;蔡宝祥奖学金,5000元/人;硕腾奖学金,4000元/人;申普奖学金,4000元/人;南农高科奖学金,3500元/人;恒丰强奖学金,2000元/人;罗清生奖学金,3000元/人;金万辰奖学金,3000元/人;杨传薪奖学金,3000元/人;樊庆笙奖学金,1000元/人;苏欣农机奖学金,2000元/人……
学校食堂可同时容纳2万人就餐。
另外,为方便少数民族学生就餐,学校还建设了民族餐厅。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07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6200多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十四五”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0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等11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
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高。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6个、二期项目18个,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22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项目8个,1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临床医学及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评估。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6项和国家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学校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施扬州大学本科专业品牌化建设与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打造“一院一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学校混合教学改革案例入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混合学习白皮书》,连续七次捧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多次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并捧得“优胜杯”,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0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师资质态持续优化。全校现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多人,医护人员20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500多人,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2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A类入选者(含青年)10人、B类入选者9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4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
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拥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1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5个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研究院(基地)5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700多项,年科技总经费8.2亿多元,共有17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研制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VII株)获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连续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重大招标项目,1项成果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十三五”以来,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7项(第一完成单位5项),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全覆盖”;获得部省级自然科学类成果奖116项(第一完成单位),其中一等奖14项,人文社科类部省级成果奖74项(第一完成单位),其中一等奖16项。
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积极推进智库建设,1项成果转化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多项成果获国务院和江苏省领导批示。完成《扬州通史》编撰工作。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有校企联盟950多个,省级校地研发平台32个,校外科技推广基地380多个,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工作已形成了以江苏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格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荣获国家和部省级表彰。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阿10+1高教合作、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等项目和平台,先后与56个国家(地区)的283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获批全国首个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5个,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智项目40项。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广泛开展留学扬大行动计划,海外学生2400多人,生源国80多个,2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4次获评全球孔子学院先进集体。
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全面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建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获评“全省首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连续被评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校党委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
合并办学30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条“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改革发展之路,形成了文科底蕴深厚、农科优势突出、科学人文交融、分类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校园占地面积6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总值63.4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9亿元,图书馆藏书490.52万册,拥有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工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荣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等荣誉。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梦想开启新征程。扬州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和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作出的“优化组合、转型化合”重要指示精神,发扬“坚苦自立”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聚焦一流,全面深化改革,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美术类专业:对文化分与专业分均达省控线的出档考生,按考生文化分与专业分之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其中文化分或专业分排列前三名的考生优先录取;音乐学专业:对文化分与专业分均达省控线的出档考生,按其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扬州大学自动化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动化和种子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扬州大学人工智能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种子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扬州大学电子封装技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封装技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封装技术就业前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介绍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封装技术和种子科学与
扬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
扬州大学社会工作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种子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扬州大学法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
扬州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
扬州大学金融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扬州大学经济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扬州大学哲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