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河北科技大学专业组W02是什么专业,专业组(W02)有哪些专业?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7-27 20:09:29 解决时间:2022-07-27 16:37

满意答案

河北科技大学专业组(W02),2022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应用化学(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纺织工程、轻化工程(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2021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金融学类(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生物工程。
2022年专业组(W02)的专业一览表
省(市)专业名称类型学制层次选科要求
湖北应用化学(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纺织工程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轻化工程(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物理类四年本科
2021年专业组(W02)的专业一览表
省(市)专业名称类型学制层次选科要求
湖北金融学类(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安全工程物理类四年本科
湖北生物工程物理类四年本科
化学类 应用化学
河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
应用化学专业于1999年招生,2019年获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专业紧紧围绕我校“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和我校“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定位,以产出为导向,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目前,建立了河北合佳研究院、天津药明康德等5个研究生工作站和河北诚信、河北兰升等8个本科生实习基地;近5年,所培养学生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三等奖1项,“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三等奖1项,“创青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奖项3项。
专业特色
本学科针对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围绕新能源和新材料中的化学问题开展研究,从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的绿色化出发,开发绿色功能材料和化学品清洁合成路线,形成了以下四个稳定且相互依托的学科方向:(1)功能聚合物合成化学与性能方向,(2)无机纳米材料化学方向,(3)有机合成与超分子组装方向,(4)电化学和电化学分析方向。
核心课程
专业构建了以四大化学为基础,以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现代仪器分析、生物化学、有机合成等为专业课程的课程群,形成了群内课程环环相扣,基础化学、专业化学知识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
就业方向
多年来,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包含天津药明康德、北京康龙化成、河北诚信化工等知名企业;考研学生考取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北化所等知名院校。近年来,涌现出了国家青年千人陈建伟和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志鹏等多名知名优秀校友。
师资力量
化学系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和年龄梯队合理,学历层次高的师资队伍。 60名教师中高级职称的46人、占比77%,博士学位教师42人、占比71%;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其中,具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北省优管专家、河北省杰青、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师德标兵、河北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称号教师17人次。
近五年来, 本专业教师曾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担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5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一区论文20余篇,二区论文4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余篇,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1篇,核心教研论文6篇。
轻工类 轻化工程
河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轻化工程专业发祥于1912年成立的直隶甲种工业学校的织染专业,1997年河北轻化工学院与河北纺织职工大学染整工程专业合并,1998年改名为轻化工程,2003年河北纺织工业学校染整类专业并入。本专业1981年开始招生本科生,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4年设置染整工程和生态纺织化学品两个专业方向,汇聚了全省纺织化学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河北省唯一培养纺织品染色与印花、功能性纺织品、纺织印染助剂、纺织品检测技术领域人才的本科专业。该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河北省纺织服装技术创新中心、先进纺织材料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清河羊绒产业技术研究院等3个重要科研基地。该专业一级学科是河北省重点学科,具有雄厚学科基础,是体现河北科技大学纺织特色的专业之一。
专业内涵
轻化工程专业以染整工程为主要专业方向,同时兼顾纺织化学品领域的专业教学,属于纺织材料与化工的交叉学科。以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及涤纶、锦纶、氨纶等合成纤维或纺织品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及机械加工工程的理论、技术与工艺,使纺织材料具有色彩、花纹或功能性的生产加工过程。
该专业除工科类公共课程外,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纤维化学与物理、染料化学、染整工艺学、纺织生物技术、纺织品功能整理、纺织助剂化学与应用等。为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除开设与四大化学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外,还开设专业实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综合性实验、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及大学生创新实验课程等。
师资队伍
专业拥有一支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一流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4名,其中正教授3名、副教授5名,硕士生导师8名。11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位教师毕业于双一流高校,3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科技攻关等项目20余项,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二等奖1项。设有省级一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等优秀教学资源,邀请英国利兹大学教授来校讲学,承担多项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在“纺织品清洁生产技术”、“功能纤维与纺织品”及“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开拓了医用防护纺织品、智能可穿戴等前沿研究方向,综合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就业方向
基于轻化工程专业特色和优势,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培养兼具创新探索思维与丰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江浙等地的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集团、企事业单位、高科技公司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染料与助剂研发、产品检测与销售、技术支持与服务、新闻信息编辑、专利检索等工作,在制造业中薪资丰厚、名列前茅,就业单位认可度高。
材料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河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历史
河北科技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成立于2019年,其前身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把战略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大幅提升新能源的应用比例,推动能源成为支柱产业。产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人才需求量的急剧增加。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属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接近400万个。
师资情况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人,博士教师占比100%;教师职称结构为教授5人,副教授7人,本专业教师毕业高校包括中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燕山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博士生导师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二层次人才1人、三层次人才1人。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方法、电化学原理、化学电源基础与制造工艺、传递过程原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基础、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氢能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电动汽车与电池等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设置了创新创业理论课和专创融合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决专业科学问题或工程问题的创新方法以及创业的基本流程。除此之外本专业还拥有3支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学生在团队中通过跟导师开展创新科研课题、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业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专业设置了个性化发展实践教育系列课程,在创业、考研、出国和就业等方面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平台和指导。劳动基础和劳动教育实践等课程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和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
学科实力
近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近两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的SCI论文4篇,引进科研经费超500万元。专业拥有校级科研团队1个,院级科研团队1个,校级新能源材料与储能研究中心1个,研究中心硬件条件较完备,具备能源材料合成、极片制备、电池组装、电化学性能测定等多个环节的关键设备,包括手套箱、电化学工作站、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及同步热分析仪等,总价值1000余万元。
学生培养
本着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培养原则。为保障学生培养质量,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
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开展反转课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进室参研,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实验安全性基础上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实操训练;个性发展教育,针对不同的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在就业、出国、考研和创业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指导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锻炼平台,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多项奖项,有的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发表了SCI论文或申请了发明专利。
毕业生去向
主要升研院校:
中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去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就业,包括太阳能企业、锂离子电池企业、燃料电池企业、电极材料和新材料企业等,例如宁德时代、天津力神、杉杉集团、比亚迪、国能集团、汉能集团、冀中能源、晶科能源、新华能源、等大型企业,也包括中小型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一部分同学选择出国深造、报考公务员、选调生、参军入伍、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有的在校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
知名校友
赵晋津,女,2001级学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杰青,省优青,省拔尖人才。获得中国新锐科技人物、河北省青年科技奖、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两次获河北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三层次专家等荣誉与称号。
王雅雷,男,2001级学生,中南大学攻读材料学硕士、博士,获博士学位。现在中南大学工作,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平台骨干成员,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骨干人员。
王凯悦,男,2004级学生,天津大学攻读材料学硕士、博士,获博士学位。现为太原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先进陶瓷设计与优化领域研究。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凝聚态物理专业做访问学者;曾在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
谭占秋,男,2002级学生,中南大学攻读材料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攻读材料学博士,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荣获“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1项。
张帆,男,2001级学生,中国矿业大学攻读材料学硕士,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处主任,从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自律管理、政策、规划、技术、安全、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牵头起草多项国家、行业政策文件。
扈士凯,男,2001级学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攻读材料学硕士,获硕士学位。现为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化学建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轻骨料混凝土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生校外导师。
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河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历史
本专业始建于1980年,2002年被评为名校热门专业,200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被列入“精确成形及连接技术”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建设专业,本专业参与建设的学科2020年被遴选为河北科技大学一流专业。
本专业立足基础理论,面向新材料开发应用研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发展方向,在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高水平研究成果。
师资情况
拥有教师16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名,比例达87.5%。专业教师实力雄厚,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985、211高校,教书育人,师风浓厚,拥有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师德标兵、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河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等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发展和集中实践环节四个部分课程。核心课程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学、高分子材料、聚合反应工程、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聚合物加工工程、塑料成型模具、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等。
学科实力
本专业实验室面积达32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4000余万元,实验室宽敞明亮,安全设施齐备。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厅局级课题和横向课题100余项。典型仪器设备有: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双螺杆挤出机、塑料注射成型机、电子万能实验机、熔融指数测定仪、流变仪、氧指数仪、冲击强度测定仪、冷冻干燥机等设备。
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
l 河北省柔性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l 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中心
l 河北省材料近净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
l 河北省通用航空增材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l 河北省航空轻质复合材料与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
校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
l 河北迈尔斯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l 河北永新包装有限公司
l 秦皇岛耀华玻璃钢有限公司
l 河北铁科翼辰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l 河北汇锐管业有限公司
学生培养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国际视野、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够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分析测试、生产管理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管理方面:入学伊始实行学业博士班主任导师制,对学生的大学四年进行全方位的引领和指导。同时进行个性化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发展培养方向和学业导师,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通过学业导师、博士班主任、辅导员进行三级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确定清晰的就业目标和方向。
学生理论教学方面:在学生教学培养中坚持对学生严要求,坚持100%教授教学的良好教风,坚持翻转课堂等课程改革创新举措,坚持聘请美国威诺纳州立大学、中国创造学会等国内外知名教授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学生理论水平。
学生实践教学方面:建立了多家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在格力电器、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单位进行实习训练,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实践能力。
学生科研参与方面:利用课外创新计划,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实验室全天候的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利用实验室、教师科研及学科建设的仪器设备进行科研创新、科技制作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80%以上同学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河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比赛中屡次获奖。
教师科研转化教学方面: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学等多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将教师的最新研究结果、实验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学生就业及考研情况
主要升研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四川大学
云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燕山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日本北海道大学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毕业生除考研升学外,可在石油化工、汽车、高铁、船舶、检验检疫、航空航天、新能源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的选择报考公务员、选调生、参军入伍、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有的在校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
代表性企业
格力电器、中国石化集团燕山石化公司、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集团)、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
知名校友
冯威,1987级本科生,河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北京化工大学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现任东岳集团研究院院长和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氟化工专家委员会委员。
毕学振,1987级本科生,现任天津瑞远粉末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行业专家,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粉末涂料与涂装》和《涂层与防护》期刊编辑委员会委员。
徐小东,1994级本科生,现任河北晨阳工贸集团生产服务调度中心副总经理,河北省水性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军民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
祖国富,1995级本科生,现任宏岳塑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检测中心主任。
李敏,1997级本科生,广西大学攻读硕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可控构筑界面微纳米组装结构及多组分生物化学分析工作。
肖军,2000级本科生,河北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现任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环保产品检验部部长,副高级工程师,国家CNAS 认可评审员,河北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河北省产品监督抽查项目评审专家,河北省新型建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省直青年岗位能手,河北省三三三人才。
王磊,2003级本科生,河北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现任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轻工产品检验部副部长,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1)委员,河北省三三三人才。
赵晓佳,2008级本科生,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有机无机纳米多孔材料在能源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
纺织类 纺织工程
河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成立于1998年。学院汇聚了河北省纺织高等教育的全部资源,在河北省高等教育学科布局中具有唯一性。最早的学科起源分支可以追溯到1912年直隶甲种工业学校织染专业。198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是纺织高端管理人才和卓越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纺织工程专业2021年列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2010年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纺织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力量雄厚,学术背景权威。拥有一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成果卓著的教授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现有专任教师25人,教授12人,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12人;4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海外研修背景。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教指委委员1人,分委会委员3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石家庄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1名;拥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院级教学团队4个;建有省级精品课1门,校级精品课1门,校级示范课程1门,课程组8个;获得省部级教学奖励11项、校级教学奖励20余项;参编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7部。
高端人才培养目标,升学就业指数居高。以培养创新型、国际型、应用型“卓越工程师”高端科技人才为根本目标,设立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设计与贸易、针织与服装三个专业方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高于40%,考博率30%以上,部分学生赴英国、韩国高校深造。毕业生就业数量、企业满意度等指标在同专业领域高校中居于前列。获评河北省级、校级称号50余人次。学生获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一等奖、“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挑战杯”河北省特等奖、“红绿蓝”杯纺织品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50余项,获奖级别和数量在全国同专业领域名列前茅。
全流程实践教学系统,战略性科研平台。拥有6000平米的实验教学大楼和工程训练中心,国内外科研教学仪器1400余台套,固定资产总值3050万元。与中纺集团等20余所龙头企业共建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全流程、集成化、体验式、沉浸式实践教学环境。承建“河北省纺织服装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航空轻质复合材料与加工技术工程”“河北省柔性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先进纺织材料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先进纺织材料与加工技术创新平台”,与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共建省级科技研发平台12个,为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际化深度发展,开放式合作培养。聘请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教育部教指委主任郁崇文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陈晓钢教授等为特聘教授,主讲“专业前沿讲座”课程。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际一流名校建立良好学术交流与教育合作关系;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纺织技术专业合作开设“4+1”本硕培养项目。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SCI论文2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拥有多支成果卓著的科研学术团队,近三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香港桑麻纺织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获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为科学普及做出了良好示范。
  中专 2022-07-27 16:3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河北外国语学院专业组W02是什么专业,专业组(W02)有哪些专业?

    1楼

    河北外国语学院专业组(W02),2021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国际经贸规则、外国语言文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翻译。2021年专业组(W02)的专业一览表省(市)专业名称类型学制层次选科要求湖北国际经贸规则物理类四年本科湖北外国语言文学类

  • 中专学校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组W02是什么专业,专业组(W02)有哪些专业?

    2楼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组(W02),2021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铁道运输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2021年专业组(W02)的专业一览表省(市)专业名称类型学制层次选科要求湖北铁道运输类(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办学地点西校区)

  • 中专学校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组W02是什么专业,专业组(W02)有哪些专业?

    3楼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组(W02),2022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2021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通信工程、土木工程。2022年专业组(W02)的专业一览表省(市)专业名称类型学制层次选科要求湖北通信工程物理类四年本科

  • 中专学校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组W02是什么专业,专业组(W02)有哪些专业?

    4楼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组(W02),2022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药品与医疗器械类(药品生产技术、化学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学。2021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计算机类、药学。2022年专业组(W02)的专业一览表省(市)专业名称类型

  • 中专学校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专业组W02是什么专业,专业组(W02)有哪些专业?

    5楼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专业组(W02),2021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黑色金属材料类(智能轧钢技术、金属材料检测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机械设计制造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入学半年后分专业)、计算机类、大数据

  • 中专学校

    河北地质大学专业组W02是什么专业,专业组(W02)有哪些专业?

    6楼

    河北地质大学专业组(W02),2022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经济学类(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物流管理、采购管理、电子商务)、土地资源管理。2021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经济学类(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际

  • 中专学校

    河北医科大学专业组W02是什么专业,专业组(W02)有哪些专业?

    7楼

    河北医科大学专业组(W02),2022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临床医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后三年按研究生标准收费)、医学影像学。2021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临床医学、麻醉学。2022年专业组(W02)的专业一览表省(市)专业名称类型学

  • 中专学校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专业组W02是什么专业,专业组(W02)有哪些专业?

    8楼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专业组(W02),2022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2021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2022年专业组(W02)的专业一览表省(市)专业名称类型学制层次选科要求湖北临床医学(学制五年)物理类五

  • 中专学校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专业组W02是什么专业,专业组(W02)有哪些专业?

    9楼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专业组(W02),2022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护理学、物流管理。2022年专业组(W02)的专业一览表省(市

  • 中专学校

    河北科技大学专业组W02是什么专业,专业组(W02)有哪些专业?

    10楼

    河北科技大学专业组(W02),2022年面向湖北招生专业是应用化学(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纺织工程、轻化工程(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2021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