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1 | 41791 |
| 20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9 | 37196 |
| 202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0 | 36659 |
| 2020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2 | 35574 |
| 2020 | 心理学类(心理学(师范类)、应用心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2 | 35574 |
| 2020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3 | 34991 |
| 2020 |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师范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3 | 34991 |
| 2020 | 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4 | 34443 |
| 2020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非师范类)、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4 | 34443 |
| 2020 | 物理学类(物理学(师范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6 | 33399 |
| 2020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类)、生态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6 | 33399 |
| 2020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6 | 6966 |
| 2020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应用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41 | 30770 |
| 2020 | 教育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42 | 5897 |
| 2020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42 | 5897 |
| 2020 | 法学类(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42 | 5897 |
| 2020 | 外国语言文学类(翻译、英语(师范类、非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43 | 5729 |
| 2020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45 | 5414 |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 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 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没计、研 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 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 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 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 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 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 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热学。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原理和方法、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控制、电学与智能化控制、 建筑领域相关基础、能源应用技术、工程管理与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48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48学时)、流体力 学(48学时)、流体输配系统(48学时)、工程力学(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I、II)(80学时)、电 子与电子技术(64学时)、建筑自动化(48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时)、建筑概论(32学时)、建 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暖通空调(64学时)、城市能源系统(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48学时)。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104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机械设 计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48学时)、电工技术与实验(6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与实验(68学 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48学时)、流体 输送管网(48学时)、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48学时)、暖通空调(112学时)、冷热源(64学时)。
示例三: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 时)、流体输配管网(56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32学时)、供热工程(48学时)、空气调节 (56学时)、锅炉与锅炉房设备(48学时)、制冷技术(40学时)、通风工程(32学时)、燃气供应 (32学时)、建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32学时)、建筑设备安装技术(2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运 行)实习;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流体实验、建筑环境实验、暖通空调实验、能源设备与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培养目标
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培养理念,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的全科综合型小学教师。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实践,力图夯实学生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强化教育者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教育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对小学教育事业的热爱,形成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学科知识、优秀的教学能力,突出优势特长,重视艺术培养,最终成为能够胜任小学各学科教学和管理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小学教育方面知识,了解小学教育前沿动态,掌握小学主干学科的教学技能,具有一定艺术素养与教学研究能力,并初步具备教育管理人员素养,同时为报考教育类研究生打下坚实基础。
(1)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一定的艺术素养;
(2)具备扎实的小学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修养;
(3)了解小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现状、发展动态;熟悉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4)具有较强的小学主干学科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具有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深入思考和实验验证的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骨干作用,成为高素质的研究型的小学教师。
(5)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的进行学术交流;能熟练的使用微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查阅本专业相关资料、撰写论文摘要;
3.学制及授予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四至六年内完成学业;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4.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教材分析与技能实训、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与技能实训、小学英语教材分析与技能实训、小学音乐教材分析与技能实训、手工制作、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
5.就业去向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其一,继续深造。本专业学生在掌握宽厚知识与教学研究能力基础上,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各级各类院校及教育科研院所,从事小学教育或其它教育类别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二,教书育人。本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在小学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由于小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小学优秀师资缺口较大,本专业学生具有较为宽松的就业环境,为学生在高起点就业提供了较高培养平台;其三,自主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本专业培养也为学生从事小学教育或其它教育相关类别的创业行为,提供创业指导与师资扶持。
6.专业特色
(1)培养综合化。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和小学实际需求,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注重素质综合化,既要掌握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核心科目的教学知识与能力,又以艺术教育、读书活动为抓手,不断强化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熏陶与涵养。
(2)课程团队化。围绕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核心教法课程,积极引入教学质量优异的一线小学师资(师资来源师大附小、石家庄外国语小学、中山路小学等),构建课程团队,面向实践、立足课堂,努力提升小学师资职前培养阶段的培养质量。
(3)教学技能化。与小学一线师资携手,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同时,更强调教学语言、导入、提问、讲解、板书等教学技能的掌握与锤炼。
(4)见习常态化。围绕本专业核心课程,由一线教师组成的核心团队,不仅在课堂里教,还通过制度安排,定期带着学生去小学见习,实现见习常态化。
(5)知识情境化。见习常态化的经验积累与教学技能的实际提升,需要通过真实小学课堂情境中的打磨与锤炼。与一线学校合作,学生在附小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实际授课,理论联系实践,促使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融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9分,计算机类(软件技术,数字展示技术(视觉传达方向)、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三维动画设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18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18分,铁道供电技术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18分,铁道工程技术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19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空中乘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文物修复与保护理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空中乘务文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国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0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0分,财务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8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8分,工程造价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1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1分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中药制药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药品经营与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动漫制作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酿酒技术(葡萄酒方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无人机应用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无人机航拍航测)文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无人机应用技术文科录取分数线为130分,护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131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

河北科技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服装设计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业工程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生物科学(师范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化学(师范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理科

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1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9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0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2分,